摘要:根據新絳縣農委的調查分析,發現近幾年玉米粘蟲逐漸增加,危害性更嚴重。病害的擴展導致玉米品質不斷下降、產量不斷降低。所以,需要對其產生的實際現狀,分析具體原因,保證為其提出合理的防治對策。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山西
蒲改平. 山西省玉米病蟲害的發生現狀及防治對策[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5):24.
玉米是山西省的主要糧食作物,其生產產量占有較大比重。玉米病蟲害的產生,會危害到玉米生產。基于目前的發展現狀和根本需求,現提出一些合理的防治對策。
一、山西省影響玉米質量的和產量的原因
1、品種具備的抗病害性差,在整個布局上不夠合理
山西省針對玉米的大小斑病、絲黑穗病開展抗病育種工作。在選育工作中,栽種的雜交抗病害更單一。當前,全國使用的玉米自交系容易感染葉斑病、灰斑病等,實現的雜交抗病性以及組配效果也比較差。當將其多年種植后,病害將增加[1]。
2、病原小,種變異,影響品種的抗性
在對玉米品種選育以及種植過程中,種子的抗病性較弱,實現大面積種植的時候將給病原帶來較大壓力,影響定向選擇,也會造成病毒性品種的大量增長,從而引發病害的大面積流行和產生。
3、耕作栽培制度不合理,導致新病害的產生
如果磷肥比較少,也沒有重視農家肥的使用,會造成嚴重的土壤肥力不足、土壤板結等現象。如果過度密植,無法給田間充足光照和濕度,就會增加病害的產生。隨著種植地區面積的不斷增加,復種指數也在不斷提升,給病原提供良好的生存條件。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引發大量病蟲的不斷繁殖,相互遷徙,也會增加玉米病害的產生。
4、氣候條件的逐漸變化
全球氣候變暖,將增加病蟲害的產生。一些真菌和降雨量存在較大關系,尤其在冬春季節,介體昆蟲的越冬數量多。受氣候因素的影響,農業的管理措施也會產生較大影響,無法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有力條件。
5、種子市場較為混亂
種子檢疫工作未達到有效執行。統一、規范的制種規劃缺乏, 在引種工作中更混亂,無法為引種工作進行廣泛傳播,影響其積極發展。
二、玉米蟲害防治方法
1、玉米黏蟲的癥狀
玉米黏蟲以幼蟲咬食葉片。當1日齡到2日齡的幼蟲食用葉子的時候,產生較大危害,在葉片上出現不規則咬痕。當玉米黏蟲暴食的時候,能將所有葉子吃掉,降低其產量。造成這些因素的產生,主要是降水較多,土壤和空氣濕度大導致的。
2、玉米黏蟲的防治方法
利用農業方法防治,需要將田間的秸稈清除掉,并利用燃料和堆肥等,保證能將其蟲害殺掉。連作也可減少成蟲的數量。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如:投放赤眼蜂,使用天敵對其預防。使用生物農藥對其防治,可降低其病害的產生。使用物理方法進行防治,如:誘殺成蟲,使用黑光燈進行誘殺,將其每天放在田間,以達到誘殺的作用。還可以利用草把進行誘殺,將草把插入到玉米田中,每5-7天對其更換,將糖醋液噴在草把上,將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使用化學方法進行防治,要注意在幼蟲3齡之前,將藥物灑在植株上。也可以使用毒死蜱乳油等,實施均勻噴霧,以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三、山西省玉米病害的防治對策
在山西省,產生的玉米病害表現為多個方面。如:玉米矮花葉病毒的傳播,其存在的帶毒率更高。對于土傳病害、葉斑病害以及種傳病害的產生,也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該病害的產生,其最高病株率將達到62%以上。當玉米感染疾病的時候,無法促使其品質的提高和產量的提升,其產生的危害也更大,所以要注意其控制和蔓延。同時,苗枯病也更為嚴重,經常會引發玉米缺苗斷壟等現象,所以說,針對這些問題的分析,要對其有效防治,使其品質的提高和產量的提升。根據山西省玉米病害的發生情況,為其提出有效方針,并在多個角度上進行控制,能達到合理防效。
1、選擇抗病品種
當前,山西省的骨干自交系和組配主栽品種會感染灰斑病、病毒病以及銹病等。所以,要選擇抗病性較強的物種資源,解決遺傳基礎問題。當對抗病品種選擇的時候,也要促使其合理搭配。如:垂直抗病品種的選擇,能提升抗病水平。
2、耕作栽培管理
根據當地的生態條件以及制定的栽培制度,需要對品種進行合理布局,促進種子生產工作以及質量檢驗檢疫工作的執行。根據地區實際條件,促進輪作和倒茬、合理密植工作,也要為其增加有機肥,這樣不僅能改善土壤結構,也能提高土壤肥力。在春季的時候,為了防治病害,可以實現覆膜早播、種子包衣工作。在夏季的時候,可以根據地區情況,適當晚播,保證培育出壯苗。
3、合理施用農藥
對于一些病害嚴重區域,特別是種子田,需要在發病前期、初期等,對病原的種類、侵染特點做出針對性分析,為其選擇適合的藥劑、方法。比如:蟲傳病毒病,需要在吸毒傳毒之前將介體消滅。
4、病蟲害調查
組織相關專家對玉米的各個階段進行分析,貫徹生物綜合治理措施。工作中,需要重點對玉米病蟲害地區進行調研,掌握玉米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實際情況以及農民的防治情況等。找到影響玉米產量的病蟲害種類。針對實際情況進行研究,保證能為其找到適當的控制方法。
5、構建服務體系
促進植保服務體系的形成,實現植保工作的社會化。山西省政府需要根據地區的實際情況,為其提出有效對策。如:植保機械補貼、防治費用直補方法的使用,將其應用到服務工作中,利用互聯網+,實現了玉米病蟲害的防治,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其產生的損失。
四、結語
基于對山西省玉米病蟲害的分析,在生產過程中重點該地區的病蟲害發生現狀,為其提出有效的防治對策,能維護農民的自身效益,也能為農業發展提供更多內容,以保障農業生產的正常運行。
參考文獻
[1] 馬蒼江,張 正. 山西省不同地區玉米病害發生情況及原因分析[J]. 中國植保導刊,2010,30(2):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