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

摘要 目的:探討微信平臺在重癥監護室護士教學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重癥監護室≤5年的低年資護士15例,采用微信輔助教學管理模式進行專科理論及操作培訓。將低年資護士培訓前和培訓后的科內理論考試、操作技能的成績及應急配合能力進行比較。結果:培訓后ICU低年資護士在科內理論、操作技術及應急配合能力3個方面均有顯著的提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微信輔助教學管理模式使得ICU低年資護士臨床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應急配合能力有顯著提高,增強了低年資護士臨床能力,避免了護理風險和護理糾紛的高發生率,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
關鍵詞 重癥監護室;低年資護士;微信平臺;教學管理
重癥監護室(ICU)是針對各種急危重疾病實施監測、救治和護理的場所,ICU病房對患者的監測應集中、連續、強化,故其也是護理安全問題存在的高危科室之一。缺乏工作經驗、生疏的操作技能、專業知識不足在低年資護士中普遍存在,因此常會引起因病情觀察不及時、不到位所致的應急處理、對搶救治療難以進行有效配合等問題,使護理過程中的危險性大大提高。故如何加強ICU低年資護士的臨床護理教學指導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微信是通過手機網絡發送訊息、具有存儲功能的即時通信工具,其可發送的內容包括語音、圖片、文字、視頻,并具有簡易化、緊密化、新鮮化、現代化的特點。我科通過微信平臺建立微信訂閱號和微信群,輔助指導低年資護士臨床護理的教學管理。本研究采用微信平臺在對ICU低年資護士進行專科理論及操作培訓的過程中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選取ICU護士15名,男2名,女13名;年齡21~27歲,平均(24.06±1.98)歲;本科2名,大專13名。納入標準:ICU護士,工作年限≤5年。
方法:①微信平臺:騰訊公司在微信的基礎上新增了部分功能模塊,即微信公共平臺,其是很好的信息傳播載體,主要的傳播模式是一對多。可以通過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個人申請一個微信公眾號,與關注該公眾號的用戶進行溝通,包括文字、圖片、視頻和語音,從而使信息的雙向交流與互動得以實現。培訓老師針對本院重癥監護室ICU專科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及應急流程,在選取整理后,將其內容變成文字、圖片、操作視頻,每日發布在微信公眾平臺。低年資護士通過微信關注微信公眾平臺,利用空余時間,結合自己的情況,加強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學習,提高自我臨床護理工作質量,確保護理安全。②培訓內容:培訓內容分3大部分,即專科理論、搶救技術和應急配合。a.專科理論:包括疾病觀察要點、常見急危重癥疾病的理論知識、并發癥出現時的預防及護理。b.搶救技術:熟練掌握搶救技術,包括心肺復蘇、心電監護儀的連接和使用、靜脈通道的開放、機械通氣、CVP的監測、除顫、給氧、吸痰等流程。c.應急配合:包括輸血、執行口頭醫囑、搶救觀察要點、搶救藥物用法及觀察要點、醫護團隊協調與溝通等方面。
觀察指標:培訓時間為3個月。在培訓前后對每位培訓護士進行各項操作及理論的考核,此考核由護士長和2名高年資護士主持。①對低年資護士進行急危重常見疾病專科理論考核,由培訓老師進行,分值100分。②對低年資護士進行各項操作技能考核,也是由培訓老師完成,技能操作的具體項目如前所述,每項操作滿分100分。③完成3個月的培訓后,發放問卷,對所有參加培訓的低年資護士進行調查,反饋使用微信教學管理的效果,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x2標準差表示,采用配對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是P<0.05。
結果
培訓前后兩組專科理論及技能考核成績,見表1。
培訓后對所有低年資護士發出15份微信教學管理評價調查問卷,回收15份,問卷有效率100%,見表2。
討論
提高臨床護理專科能力:作為公眾平臺的微信,支持多項功能,如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短信的發送,可及時更新和回復,接受者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隨時接受信息。過去傳統的培訓模式,都是組織低年資護士進行2~3次/月的護理專業理論的講解和技能培訓,培訓學習的內容較多,傳統學習形式多以PPT為主,單調、乏味、枯燥。低年資護士在每月理論考核時,復習內容較廣泛,模糊不清。而利用微信進行低年資護士教學管理時,帶教老師首先應針對護士每個階段所應掌握的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進行整理、選取并且分層,制定出個性化的培訓內容,從基礎學起,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定期在微信公共平臺上傳業務學習的專科理論知識、操作技能的視頻及應急配合的流程圖。微信的儲存功能可以成為一個隱形的學習資源庫,通過文字、圖片、視頻、語音等豐富的教學方式,方便護士隨時隨地查閱和復習。護士長也可以在微信群上組織討論、學習,討論期間低年資護士也可以對自己關注的問題進行提問,實現了多人在線的互動學習方式,轉被動教學為主動教學,激發了護士的學習積極性。結果表明,護士的專科理論、搶救技術成績在培訓后要明顯優于培訓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ICU具有專業性強、工作風險大、突發事件多等特點。我科低年資護士通過微信輔助教學管理進行新業務、新技術的學習,充實豐富了自己的專業能力,降低了臨床護理風險。
提高護士對專業知識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業務學習均以集中講課的形式進行,多占用護士的休息時間。而護士的工作性質決定了其時間的不便,工作忙碌,輪休、倒班的人員多,在工作時間對人員進行召集培訓肯定存在諸多不便。另外部分人員因工作無法參與培訓學習。護士在無法休息好的狀態下學習,疲憊、注意力欠集中,導致低年資護士學習的興趣及效果大大降低。研究結果顯示,通過對護士的問卷調查,微信平臺將教學內容變得多樣化,通過視頻和圖片使教學重點更加生動、形象,護理教學不受固定時間、場地的限制,隨時可進行信息的分享和傳遞;討論學習的方式多樣,可通過文字、視頻、圖片、語音交流方式進行有效的學習,還可通過表情、動畫讓護士對教學結果進行反饋及評價。即使因工作原因不能參加的護士,也能通過關注微信平臺對所有的學習內容進行全部了解,做到真正的資源共享。目前更快捷的獲得信息的途徑在低年資護士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微信群進行知識信息交流可以使她們的興趣得到滿足。教學形式生動形象同時加深了護士腦海中的印象,提高了認知度,使護士的興趣及教學效果獲得了有效的提高。
加強了科室團隊協作與溝通:低年資護士初到臨床工作,面對ICU里各種急危重患者、先進的搶救設備和晝夜倒班、生活不規律,容易造成心理高度緊張和身體疲勞,出現心身耗竭綜合征。臨床護理工作壓力也會影響護士的心理健康,導致身心疾病,甚至動搖她們日后從事護理工作的決心。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在日常工作中,應及時關注低年資護士的身心狀況,并且要重視與其溝通。而微信群為團隊之間提供了交流平臺,筑建溝通的橋梁。帶教老師可通過微信及時給予疏導,消除負性情緒,減輕了低年資護士緊張、恐慌的心理狀態。而低年資護士之間可以暢所欲言、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共享信息。并且今后在臨床護理中,思路更加清晰、邏輯性更強,具有獨立分析、判斷能力,從而提升了整個團隊協作能力,相互之間能迅速、積極配合,做好搶救工作,減少了搶救時間,提高了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采用微信輔助教學管理模式可以對ICU護士高效率的專科培養起到促進作用,為護理教學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和模式,不僅提高了低年資護士的專科能力,同時減輕了其學習與工作的負擔,使護士的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得到了提高,使工作學習良性循環得以建立,達到增強培訓效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