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薇
公共關系策劃是公共關系工作的最高層次,公共關系策劃的順利實施是公關活動成功完成的重要標志,是評估公關活動效果的重要指標。“公共關系策劃”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創造性與實踐性高度統一的課程,其主要目的便是使學生通過對各項公關知識進行綜合利用,實現自身公關實踐能力的提升。
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一些具體課程上,由于改革落實不到位,甚至是裹足不前,導致課程教學效果不盡人意。在“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以往教師多采取行動導向教學方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課堂參與度,但是在實踐過程中,行動導向教學方法下的“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表現出了諸多問題,具體如下。
1.實踐教學進程緩慢。為了給學生創造更好地實踐環境與更多的實踐機會,進一步鞏固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采取行動導向教學方法的時候,往往是以壓縮理論知識學時的措施,來增加實踐教學學時[1]。這樣的方法,不可避免地會延緩教學進程,與傳統以理論傳授為主的教學方法相比,行動導向教學的理論授課戰線被拉長,難以控制教學進度,甚至會無法完成學期教學任務。
2.學生的積極性較低。“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采取行動導向教學方法時,需要學生有著良好的配合互動。但由于學生的性格特征有很大差異,有的學生學習主動性非常高,也有一些學習比較被動,后者在完成一項實踐任務的時候,往往是依靠其他同學完成,自己坐享其成[2]。若是教師不加以糾正與干預,便會使這種不良現象蔓延,從而大大降低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實踐途徑較少。“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注重教學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在參與實踐的過程中鞏固知識,并學會對知識進行實際應用。但是,由于“公共關系策劃”的實踐,多在企業中完成,對于一些沒有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的學校,沒有能力安排所有學生參加實踐,因此,只能借助多媒體,來向學生展示各種類型的公關策劃專題活動,通過案例講解和情景模擬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場景重現。這樣的做法,雖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但卻無法使學生的公關策劃能力得到真實的提高。
4.師資力量薄弱。“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對教師的教學經驗、專業知識技能均有著較高的要求。但就現階段來說,高校中既具備豐富教學經驗、又具備專業技能的教師相對較少,大多數教師,尤其是年齡較大的教師,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重理論、輕實踐,教學過程中大多照本宣科,無法在“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靈活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導致“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水平難以提高[3]。
正是由于“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嚴重阻礙著“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水平的提高。所以,必須加快“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步伐,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改革規劃。
1.“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方法改革。實踐演練是“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的核心,但若是讓學生一開始便實際操作,難度無疑巨大,從而會給學生的積極性造成嚴重的影響。基于此,“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應對“公共關系策劃”實踐的各個步驟及環節進行拆分,并綜合利用各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掌握學習內容,明確理論知識,以便于為“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1)案例教學法。該方法主要是借助現實案例或者是虛擬案例,對學生進行教學,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公關策劃方法進行講解的時候,應用案例教學法,可以使學生對公關策劃各個階段及步驟建立一個基本的了解,并可以了解其在實踐過程中的具體使用方法。
(2)情景模擬法。學生基本掌握具體的公共關系策劃方法之后,便可以采取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進行實踐練習。例如,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品牌新產品上市發布會的情境,并要求學生設計公關策劃方案。學生設計完成之后,教師再進行點評,并給予相應的指導,以便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學生未來的實戰演練奠定良好的基礎。
(3)小組討論法。公關策劃活動,大多數需要團隊共同完成。因此,“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過程中,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方法,以小組形式完成實踐教學。“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采取小組討論法,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公關工作室,并參與到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設計、實踐演練等活動中去。
2.“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公關策劃主要圍繞調研、策劃、實施以及評估四步工作法來完成,因此,“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也要按照四步工作法,進行講解與實踐。
(1)調研環節。學生可以采取問卷調查法、訪談法以及觀察法,來調查客戶公關現狀及其公關訴求,并以此為根據,對客戶的現有問題、目標公眾、內外部問題與機遇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公共關系策劃目標。
(2)策劃環節。以調研結果為基礎,在戰略上、戰術上,為客戶提供公關策劃方案。戰略方面,應界定公關目標以及目標公眾;策略方面,應讓學生選擇合適的活動形式,提出自己的創意。
(3)執行環節。學生以書面形式提交執行過程中的各項細節,包括活動流程表、人員分工表、物料采購單以及任務的甘特表等。并要求學生合理安排活動場地、活動時間、邀請人員、制作宣傳資料等工作,以確保公關策劃活動的順利開展。
(4)評估環節。要求學生采取項目評估方法,對公關策劃活動的主觀因素、客觀因素進行分析與總結,包括到場人數、媒體影響、公關策劃活動的流暢性、受眾反饋以及目標公眾匹配程度等因素。
3.“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目標改革。“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應將籠統地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教學目標細分為培養與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執行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溝通能力。溝通能力是一名公關人員最基本的能力。“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全過程中,應重視對學生溝通能力的提高。“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初始,溝通能力良好的學生,可以快速尋找到公關客戶,并可以贏得客戶的信任。策劃過程中,通過積極與客戶溝通,不斷對公關策劃方案進行完善,便可以贏得客戶的青睞。
(2)組織能力。“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學生以模擬公關公司的形式參與,這就提高了對其組織協調能力的要求。培養與提高學生的組織能力,可以使其與小組成員更融洽地合作,互相配合,更好地完成任務。
(3)執行能力。對于公關活動來說,其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執行能力以及執行上的各細節。可以通過教授學生學習并模擬操作對不同類型的公共關系戰略策劃、公共關系專題活動包括慶典、展覽會、新聞發布會、會議以及參觀游覽等活動的策劃,來提升學生的執行能力。
(4)創新能力。公關活動需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使目標公眾留下深刻印象。可以采取頭腦風暴法、默寫法、對演法等聯想式創造技法,檢核表法、信息交合法等組合式創造技法,提喻法、咨詢法等類比式創造技法,激發學生的創意,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5)應變能力。在公共活動的現場,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變數與突發狀況。因此,“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應加強學生公共關系危機管理的學習,培養與提高學生的危機預警能力與現場應急能力。
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中暴露出諸多問題,為進一步提高“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水平,應加快“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的步伐。“公共關系策劃”課程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加強校企合作,積極為學生創造真實有效的實踐環境,促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提高公關實踐能力。
[1]劉保蓮.優化高職“公共關系”課程課堂效果的實踐探索[J].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學報,2015,29(6):100-104.
[2]黃河科技學院新聞傳播學院招生專業課程設置及就業前景[J].語文知識,2015,(6):97-98.
[3]羅清萍.高職院校畢業生公關策劃能力的調查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5,14(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