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所謂初心,是指一個人一開始所秉持的理想信念。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事情,如果始終如一地保持著當初的信念,最后就一定能收貨圓滿、取得成功。
初心易得,始終難求,初心是一個人最淳樸的理想和信念,是一個人最本真的狀態,初心誠然是可貴的,然而也是不穩定的,受外界和個人因素的影響,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容易迷失、忘記甚至背離自己的初心。我們要堅持自己的初心,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動搖、不跑偏,保持自我的本真,要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精神,才能不迷失人生方向,并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可以說,小到個人,大到一個單位、一個政黨、一個國家,都需要不忘初心,才不會迷失前進的方向。那么,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初心又是什么呢?
1.教師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教師之所以與眾不同,之所以能贏得人們的贊譽和尊重,就在于他們是一群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的人。教師要心中有夢,這個夢是對教育的熱愛與執著。熱愛是快樂的源泉,熱愛教育,就不會只把教育當作謀生的手段,更不會把教育當作一份苦差事,而是當作一份事業去經營,去追求、編織、鍛造。教師有了理想和追求,工作就不再是單調、乏味的,而是充滿了樂趣和幸福感,你會發現,學生是如此可愛,工作是如此有意義,生活是如此美好。有了執著的理想和追求,我們就不再滿足于做個教書匠,更要注重立德樹人,不再滿足于做“經師”,更要做“人師”,就不會囿于三尺講臺,而是時時處處都投身于教育事業,幫助學生早日成才。
2.要對教師職業充滿熱愛之心。教師的初心,體現在對教師職業的無比熱愛上,一名稱職的教師,對于教師職業一定是充滿熱愛的。如果沒有源自內心的熱愛和堅守,只簡單地把教師看成謀生的飯碗,職業倦怠就會如影隨形,教師的初心也就無從談起,所以說,教師的初心首先就是對教師職業的熱愛之心。
3.要對教師職業充滿敬畏之心。敬畏之心,就是有一顆恭敬而虔誠的心,心懷敬畏,既是一種人生態度,又是一種生活信念;心懷敬畏,方知行有所依,行有所止。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時刻要擁有一顆敬畏之心,要對教師工作心懷敬畏,視職業為事業,視使命為生命,追隨前輩的足跡,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識和人格魅力,用教育理想引領教育旅程,鍛造教育意志,促成教育成就。
1.教師要關心學生的學習。教師要認真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與認知規律,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要求和學習方法。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養成課前認真預習、課中認真聽講和做筆記、課下及時復習鞏固等好的學習習慣,學生一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會受益一生。此外,教師還要注重傳授和指導好的學習方法,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好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的學習事半功倍。對于學生不懂的地方,要進行耐心輔導和講解,直到他們澄清疑問、完全理解為止。尤其是對于學困生,決不能丟下他們不管,而應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愛,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采取措施使他們不斷取得進步。
2.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生活。教師要時刻關心學生在學校與家庭中的生活,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教師要用愛感染學生,關注他們的生活、健康,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在教育教學之外,送去濃濃的關愛。例如,檢查學生宿舍,要留心看看宿舍衛生是否干凈,學生床鋪是否整齊,學生是否睡得安穩;遇到氣溫變化的時候,要提醒同學們增減衣物、棉被;每次考試前,提醒同學們做好充足的準備,各種證件、學習用具要帶齊;學生放學或放假回家,要提醒同學們注意交通安全,在假期里注意人身安全;舉行集體活動前,要求同學們準備好必備用品;同學們在學校的饑寒冷暖、喜怒哀樂,都要事事關心;學生生病時,要去醫院看望,等等。
3.要關心學生的心靈、思想和情感。春雨潤物細無聲,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真正做到愛生如子,就要走進學生的心靈,把教書育人的工作做好。怎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呢?教師要與學生以心換心,要用朋友的立場去規勸學生,用親人的情懷去關愛學生,用正確的人生觀去要求學生,這樣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例如,學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難,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教師都要心中有數,對學生的愛就應該關注到這些點上。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了解和關愛學生,才會與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1.教師對待名利要理性地超脫。“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名不忘初心的教師,要擁有對浮華的淡泊之心,要看淡名利。只有淡泊名利,教師才能不被虛名浮利所左右,才能不被榮譽和實績所束縛,才能抵御外界的誘惑和侵擾,才能堅守平凡的崗位,才能甘之如飴地潛心工作。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實現教有所進、事有所成、業有所立。教師不是不要名利,而是不能過分追求名利,不能把追名逐利作為做人行事的目標。“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刻意追求名利,未必能追求得到,即便勉強獲得也可能變了味道。相反,教師若能理性超脫,看淡名利,一心撲在事業上,多講奉獻,少講索取,那么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名利就會不求自來,我們也才能獲得職業幸福感,才能實現人生的價值。
2.教師要擁有和堅持淡定平和的心態。教師的成長、教育事業的成功需要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無論是教師自身的發展,還是自己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都需要耐得住寂寞,不張狂,不沮喪,保持一顆平常心,能夠沉下心來做事,定下神來做學問,拒絕功利和短視,忘卻喧囂和浮華,為成長不斷儲蓄能量。教師只有抱定這種淡定、平和的心態,才能用心體味教育事業的內涵和奧妙,才能不斷探得教育真理,不斷攀登教育高峰;抱定這種淡定平和的心態,才能感受教師工作的幸福,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每一個孩子都是那么陽光燦爛;抱定這種淡定平和的心態,沒有豪言壯語,卻能從容堅守自己的理想信念,廣視角領略教育的風景,靜靜地享受職業的幸福。
3.教師要堅持良好的師德不滑坡。一個好老師最應該堅持擁有良好的道德。于漪老師在痛斥部分師德缺失的行為時表示:“金錢至上,功利泛濫,個人主義、利己主義,對孩子都是有影響的。作為教師,要做一個明白人,一定要有堅守。”的確,師德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師唯有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之本分,守住這一份純潔、崇高和神圣,才能在平凡的工作中成就不平凡的事業。教師擁有高尚的道德,始終堅守底線不越位,始終堅守道德不滑坡,才能贏得學生和社會的尊敬,才能在教書育人中發揮示范和表率作用,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越來越成功。
“工匠精神”是一種做事極為認真、細心、執著、求精的精神,一切優秀勞動者的身上都有“工匠精神”的影子。作為“鑄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教師,也應當而且必須具備工匠精神。那么,教師的工匠精神體現在哪里呢?
1.教師需要有精細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教師對待教學工作要嚴謹細致,首先,要認真備課,做到備而有用、備而有效、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制訂科學、具體的教案和教學計劃,為課堂教學做好、做足充分的準備工作。在課堂教學環節,要做到教學目標明確,教授內容精確,教學方法科學、靈活,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充分運用45分鐘,切實打造有效課堂,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其次,要認真布置和批改作業,根據各類習題的類型和難易度進行合理安排,有目的和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學生學習中的某項問題……通過嚴格做好每一項教育工作,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
2.教師要有踏實淡定、求真務實的精神。從教則安,教育是一項慢的藝術,最需要的就是靜下心來做事。教師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上好每一節課,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作為教師,必須要做到靜心教書、潛心育人,守住淡定之心,靜待花開之日。教師要發揚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到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教師要有高度的責任心,關注班級工作中的小事,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遇到困難時不能輕易放手,哪怕是工作中最小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好,把每一項教育工作都做細、做扎實,只有無愧于職責,無愧于使命,才無愧于黨和人民的要求。
3.教師要有不斷學習、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教育事業是一項灌溉的事業,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須是一條流動的溪,所以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教師只有掌握豐富的文化、科學的基礎知識,才能為學生獲得多方面的知識提供機會,才可能及時發現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才可能做到無所不知。只有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廣闊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著創造的激情和活力,在教育教學中才能靈感泉涌。同時,教師不能滿足于現狀,還需要通過不斷學習、實踐來磨煉自己、提升自己,對于各項工作要追求精益求精,追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總之,在這個紛繁多變的世界里,教師只有保持一份時時放空的初心,做一個內心強大的有靈魂、有堅持的人,才能在這個充滿浮躁和誘惑的社會中不迷失自我,才能從容地穿行于人潮而不迷失方向,才能始終走在追求和實踐教育理想的正確道路上。唯有守得住初心的教師,才有成功和幸福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