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榮
(新疆地質中學)
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占主導地位,整節課主要是由教師講解來完成,學生在課堂上展示的機會較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缺少互動交流,這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是一個極大的阻礙。師生互動模式則改變了這種處境,主張課堂應該把學生放在主導地位,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要,主張教師與學生積極開展交流合作,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所以,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主動采用課堂互動教學的模式,提高英語教學效率。
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大,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意識不強。師生互動教學是把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看成是課堂的主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覺、主動地加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可以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英語課堂氛圍,從而幫助學生放松身心、拓展思維,使學生沒有顧慮地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英語水平,鼓勵他們用英語交流問題、討論問題,提高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
在高中英語課堂師生展開積極互動,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學生需要不斷開動自己的英語思維,同時還要開口說英語,這就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和英語口語水平。學生與學生在互動時,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之外,還可以讓學生學習到與人交流的技巧,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對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發揮著重要作用。
在師生互動的實踐中,教師和學生共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從對方的認識中獲得收獲。學生從教師身上收獲經驗技巧,老師從學生身上獲得大膽新奇的想法,并通過這種想法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從而更加適合高中教學。隨著網絡的普及,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更加寬泛,導致他們在某些方面的認識程度甚至高于教師,并且他們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教師要強,這是學生值得教師借鑒的地方。互動教學最本質的特征是師生平等和相互尊重,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將過去那種教師單向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改變為教師和學生合作,在互動中學習。
要想在英語課堂上進行師生互動,討論話題的設計非常重要的。話題的選擇不僅要和教材內容緊密貼合,還應該考慮到學生是否有興趣參與,只有學生對話題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互動中來,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互動課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必修2“Unit 5 Music”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幾段不同風格的音樂,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形式引發學生互動:Do you like music? How does music make you feel?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ho is your favorite singer? 通過幾個問題的提問,可以很大程度上調動起學生互動的欲望,形成一個比較活躍的課堂氛圍,教師在展開教學時也會容易很多。需要注意的是,話題的選擇要緊密聯系教材,其次教師也要注意“火候”,在氣氛過于熱烈的時候,需要“降降溫”,最重要的是要將學生拉回到課堂中來,不能一直處于話題討論中而影響教學的進行。
師生之間的互動不是簡單的教師問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即可,更不是那種一呼百應的回答。例如,有的教師在課堂上問得最多的就是“Do you understand?”這類稱不上問題的問題,學生也很給“面子”地回答“Yes”,一些學生即使沒有聽明白,也只好跟隨大流了。教師應當對這類問題著重加以解決,在上課之前就提前備好課,準備好互動的素材,而不是為了完成互動這項任務而問學生一些沒有營養價值的問題。
在教學中,學生之間的知識掌握程度不同,導致在互動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關注成績較好的學生,而忽略那些比較內向、成績不理想的學生。但事實上,那些成績不理想、內向的學生更加需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鍛煉他們的英語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師生互動的時候,要站在不同學生的立場上提出不同的問題,對那些學習較差的學生要多加鼓勵,給予他們學習英語的自信心,不能挫傷他們的自尊心。
總而言之,在高中英語課堂上開展師生互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素質,提高教師英語教學質量。高中英語教師要隨時更新教育觀念,準確把握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激發學生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這樣才能讓英語課堂教學中積極的師生互動有效地開展下去。
[1]陰云霞.高中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有效教學的探究[J].學習方法報(教研版),2012.
[2]陳慧琴.淺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課外閱讀(中旬),2010(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