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喜
(重慶市茄子溪中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數學教學模式也有了新的改革,合作學習成為教師普遍采用的方式,合作學習大多為小組合作,讓學生在小組里共同學習,展示學生不同的個性和優點。如何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有效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合作學習的模式近幾年來被廣泛應用到教學當中,那么什么是合作學習呢?合作學習是系統化、結構化的一種學習策略,由知識水平不同的學生組成小組,教師組織小組開展討論以完成學習任務及達成目標。合作小組這個小集體與班集體相比較,更能促進學生的主動性,而且能夠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團隊意識,整個小組成員一起完成小組的學習目標,學習成績得到了共同提高。
合作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是最常見的是以下幾種形式:
1.課前進行自學
在老師的深入指導下,擁有一定基礎知識的學生要通過閱讀或查找資料,能理解課本內容并解答相應的習題,這就是課前的自學,自學能夠很好地幫助課堂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小組為單位運用一定的時間進行自學,小組成員在自學的過程中時常交流心得,能夠在課前基本掌握將要學習的知識點,這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效率。
2.課上小組探討
主要是教師在教課過程中,對于所講授的內容引出討論的話題,鼓勵學生進行大膽討論。課上小組討論需要注意的是:(1)明確目的,合作是為了解決單獨不能解決的問題,討論是為了尋找有價值的觀點思路。(2)確立有價值的合作內容,小組的合作需要建立在各自獨立學習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獨立學習,學生會對其他小組成員產生依賴的心理。(3)小組成員人人平等,多給成績差的學生發言和思考的機會,不能剝奪他們學習的權利。
3.課后互相答疑
課后以小組形式鞏固所學知識。教師要督促各個小組實現課后相互提問和解答問題,延伸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鞏固課上所學內容。筆者認為,教師也要注重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和學生共同學習,能夠隨時對他們的學習動態進行掌握并對他們的思想見解及時進行指導,將會帶來不可思議的收獲。
1.認真研究教材內容
高中數學相比初中數學而言,難度加大,概念公式更為復雜抽象,因此開展合作學習前,教師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內容,適當引導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然后再進一步發散思維,創造性地在基礎上有所延伸,這樣才能有效開展合作學習。
比如講解“三角函數”這部分內容時,就要首先引入不同的三角函數的不同圖像,讓每個學習小組都要討論起來,大家一起來研究三角函數的性質以及重要的知識點。
2.合理分配任務
小組合作學習建立的目的就是要共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作為教師,要協調分配小組各個成員的學習任務。
比如“數列的求和”這節內容的時候,通常會安排合作小組的組長去尋找數列通項公式,其他組員去探索研究數列求和的方法。大家分工協作,然后總結出不同的數列有不同的求和方法,最后各小組再委派一名學生展示討論的結果。
3.科學進行評價
評價有很重要的作用,每一個作業和活動結束都會用到評價,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評價尤其重要。高中數學教師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教學,在關注學生的合作學習成果的同時,也要對其做出相應理性的評價,并進行分析總結,教師更要注重合作小組中學生的自我評價,比如一次合作討論活動結束后,就要拿出十分鐘的時間,對本次合作活動做總結,并要求學生對自己在小組中的表現做以評價,這樣有助于學生查漏補缺。科學地自我評價,有利于合作學習的進一步開展。
4.激發學生積極性
在日常教學中,數學教師要多和學生交流溝通,多觀察學生,了解他們的性格特點、脾氣秉性,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給予不同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特長,營造出團結友愛、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比如,在平時的交流中,發現有的學生特別善于表達自己,有的學生思維很是活躍,那么在合作小組中,教師要鼓勵思維活躍的學生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鼓勵那些善于表達的學生代表小組回答問題來展示討論成果。
5.教師的準確定位
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準確定位自己的作用地位,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作用非常重要,但是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不能超越學生當課堂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要積極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占主導位置,有了教師的合理安排,才能獲得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1]王玉峰.高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5.
[2]錢杰.高中數學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探索及嘗試[J].考試與評價,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