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鞏義市市直幼兒園 河南鞏義 451200)
該類活動屬于集體性活動,在幼兒園的統一組織下進行。通過親子活動的開展和執行,有利于親子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1]
幼兒合作指的是幼兒和多方建立合作關系,可以是同學、教師以及教師。而合作素養則是教師和家長為幼兒進行榜樣示范,還有同學之間的合作分享,使幼兒在合作方面都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當前時代呈現著高速發展的趨勢,需要擁有綜合性能力的同時,也需要能夠和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具備良好的合作素養,從而才能和時代掛鉤。幼兒園屬于人才培養的搖籃,培養幼兒合作素養則是重要的教學內容。[2]
親子活動主要是幼兒和父母之間進行的一項活動,需要雙方相互配合完成共同的目標。該活動屬于集體性質,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有利于得到更好的協調和合作。同時親子活動擁有趣味性和目的性,能夠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向幼兒傳輸相應的知識,使其能力得到一定的增加。除此之外,親子活動屬于家長和幼兒共同參加的活動,家長在活動時可以發現幼兒平常難以發現的問題,從而可以有意識有目的的引導幼兒解決問題。不僅培養的幼兒的合作素養,還有利于提高其合作精神。[3]
幼兒園開展親子活動,不僅需要考慮幼兒的合作素養,還需要考慮活動是否擁有足夠的趣味性,并且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設計相適合的親子活動。并且在開展活動之前還需要向幼兒一些準備工作。比如,需要向幼兒知道親子活動需要他和家長之間共同合作的項目,而不是單純依靠個人能力。另外,還需要使幼兒明確自身的游戲定位,區分自己角色與他人角色不同之處,根據定位需求和父母進行合作。除此之外,在親子活動,結束之后,各個參與者都需要對活動進行綜合性點評,將自身和他人的優缺點進行客觀的評判,取長補短,優勢互補。[4]
比如,幼兒園為大班幼兒開展的親子活動——棒子夾球跑運動,該活動規定需要幼兒和家長共同參與,家長和幼兒通過合作將棒子拿穩之后,再齊心協力夾住球,保證球不掉下來的情況下進行跑步。該親子活動是根據小組比賽的結果得出最終的成績。因此,當該親子活動結束之后,需要三方參與者對其進行評價和知道。同時需要將該活動引向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從而向幼兒灌輸合作素養屬于親子活動的實際內涵的思想。
幼兒園的小朋友心智尚且沒有完全發育,無法從字面意思理解合作的含義。但是通過幼兒園開展的親子活動,可以使幼兒在潛移默化的活動當中認識合作的含義,理解合作行為的做法,培養出良好的合作素養,從而增強自身的能力。若是幼兒在親子活動當中出現了違反規定的現象,則需要家長通過活動,以及親子之間的關系,幫助幼兒糾正錯誤的行為,從而進行更好的配合,完成活動。
比如,棒子夾球跑的活動當中,需要家長和幼兒通過雙手配合傳遞和拿穩棒子,在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得出只有家長和幼兒手的高度在同一平面,才能夠更好的進行活動。同樣的球被兩個棒子夾住,家長和幼兒在夾住球的時候,也需要控制力度。跑步的過程當中,需要雙方控制步伐大小,保證移動的速度適當。在該親子活動當中,只有家長和幼兒樹立一定的合作意識,通過合作才能夠將以上的操作完成。并且在這樣的活動當中,幼兒能夠從中領會合作的含義,對其擁有更深層的理解和認識,從而能夠形成更好的合作素養,促使自身的合作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親子活動屬于幼兒園多種多樣的活動之一,但是其卻是最能夠培養幼兒合作素養的活動方式。并且為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其興趣,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因此需要對親子活動進行深層次的研究,設計出多種多樣的活動類型。比如,能夠將“合作”作為親子活動的主題,在開展親子活動的時候,需要幼兒和家長相互合作完成活動。同時,在進行活動的過程當中,需要遵守活動規則。最后對活動進行點評時,需要突出單人完成還是合作完成。需要對幼兒在活動之間的表現行為著重關注,使其能夠達到開展親子活動的主要目標。并且教師和家長應當從而親子活動當中,不斷向幼兒滲透合作的思想,加大活動次數。還可以選擇變換活動的開展形式,從而有利于激發幼兒的合作意識。
每個孩子的第一個教師都是父母,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孩子產生極大的影響。幼兒時期的孩子多數是模仿自己父母的一言一行。同樣,在幼兒園開展的親子活動當中,家長在其中的言行舉止都會使幼兒受到影響。親子活動當中家長和幼兒之間的互動是否構成合作,配合是否模切等等,都會使幼兒對其產生思考。對此,需要家長明確自身在親子活動當中的定位,通過積極的合作行為,向幼兒灌輸合作意識,培養其合作素養,從而為幼兒樹立一個正面的合作學習榜樣。
合作素養的培養離不開合作意識的樹立、增強合作能力以及落實合作行為。而當前我國的人才的搖籃——幼兒園,則需要加強對幼兒培養合租素養,使其能夠貫穿于幼兒園的活動當中。但是若是教師生搬硬套向幼兒講解,則無法使幼兒得到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因而,通過親子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在活動的過程當中融合合作意識,促使幼兒能夠通過參與親子活動培養了自身的合作素養。加強了幼兒合作意識的形成和穩定,加強幼兒的合作能力,并且合作行為能夠得到有效的落實。親子活動的開展同樣帶領著家長幫助幼兒不斷的維持、加強以及發展合作能力。通過親子活動,不但加深了親子之間的關系,還有利于培養幼兒的合作素養,促使其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