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龍馬潭區玉帶河幼兒園 四川瀘州 646000)
幼兒3-6歲是人的一生中習慣發展最為關鍵的時期,是孩子生活習慣、觀察、思維能力、學習養成教育的萌芽階段,抓好幼兒的勞動教育,會為他的一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爾基曾經說:“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法國著名作家法朗士也說:“人類的勞動是唯一真正的財富。”所以勞動對每個人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從孩子自己吃飯、洗臉、穿衣、睡覺到孩子獨立洗衣、做飯、打掃整理房間,等勞動教育就是為了培養孩子做人的基本品質和基本能力,如果家長忽視了勞動教育,就是忽視了孩子學做人的最重要的內容和機會,一旦孩子成了懶人,想讓他變勤儉就非常難了。
孩子從六個月開始就有了朦朧的自我意識,就出現了鏡像自我,如你對她笑他就開心的笑,你對他怒他就會哭。孩子從六個月開始他們就在別人是怎么看我的心理鏡像伴隨下成長。在一歲時,孩子會看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及家庭里所有人的動作和語言評價來確定自己該做的事情。
孩子大概在2周歲左右就有了勞動的意識,在家里,孩子們在午睡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對衣服、鞋子、玩具的要求統一,在孩子心中樹立榜樣意識。家長在對孩子玩具、鞋子的要求反復示范,如:鞋子要整齊的擺放,小書要放回它的家中。這樣慢慢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孩子一旦養成勞動的意識,那么這種好習慣就會延續。孩子喜歡自己倒果汁或牛奶、用手指蘸顏料畫畫、自己穿衣服、自己爬樓梯、自己學著把玩具放回玩具柜中等。
孩子的自我服務也屬于勞動范疇。在孩子兩三歲時就鼓勵孩子開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鼓勵孩子從小學會生活自理,就是在鼓勵孩子勞動。并及時鼓勵孩子的每一個進步。讓孩子從勞動中獲得成就感。其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脫衣褲、系鞋帶、疊被子、幫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等。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動手能力就會逐步增強,生活技能也會慢慢得到提高,就會擺脫對父母的依賴。
幼兒園把勞動一般分為三類:自我服務勞動、值日生勞動、社會公益勞動。
小班時指導幼兒從自我的小事做起,幫助幼兒從小事入手,熱愛勞動與勤儉節約良好行為習慣相結合。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與其相對應的行為規范也是不一樣的。培養的重點應在“勤”字上。小班幼兒年齡小、各方面能力都比較弱,指導幼兒從自我的小事做起,主要學習自我服務勞動,剛入園讓孩子自己一口一口吃飯、不亂掉飯菜、不用手抓飯菜、洗手、擦嘴、不到處亂跑,找到自己的小床、小杯子、小被子等,都要求保育員和教師要密切配合,要求一致,到下期多數孩子都能自己穿衣、穿鞋、收積木。這時候,有意識地培養觀察力較強的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并及時進行小紅花、小獎品的發放,讓其他孩子產生贊賞、想自己動手做的愿望。如自己洗臉、洗手、進餐時不挑食、不剩、掉飯菜、安靜進餐、洗手時不玩水;用兩手輕搬輕放椅子,玩玩具時能做到輕拿輕放等。幼兒的動手能力就會逐步提高,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喜歡上幼兒園。
中班時除了繼續學習疊衣服、疊被子、系鞋子等自我服務勞動外,還要學做分發碗勺、整理玩具等值日生勞動,在值日生勞動中,教師在月、周計劃中,明確提出對幼兒的勞動要求,并在教學中,要耐心加以指導。如:整理玩具時,玩具分類擺放位置、玩具不能亂丟、亂扔,在自己活動區學會做撿垃圾、樹葉等簡單勞動。
到了大班,除了學習做好掃地、擦桌子、照料自然角等值日生勞動,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通過“美食城”、“娃娃家”“小小美容園”“小小交警”等角色游戲活動,讓孩子在游戲中體驗勞動的喜悅。在幼兒園內有種植園的,應讓幼兒和父母或教師一起種花、種菜,幼兒每天通過觀察和照料中,會對花兒的盛開、長長的黃瓜、紅紅的番茄、又大又圓的黃瓜有極大的神秘感,成就感和滿足感,讓孩子們通過具體的事懂得珍惜勞動果實,不浪費,更加熱愛勞動。
幼兒可以從具體的事例中,從一件件小事中逐漸養成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還應重視將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輻射到班集體和家庭中。如:在家告訴爸爸媽媽洗完手及時把水龍頭關緊,用完電燈就把開關關掉,看完電視、用完電腦就關掉電源,不浪費糧食等。同時還應參加社會公益勞動,參觀超市、醫院、蔬菜大棚、花木場、養殖場等,讓幼兒和父母一起利用周末去交警大隊看現場指揮,到蔬菜大棚了解蔬菜栽秧、播種、捉蟲、施肥、收割,觀察他們使用的勞動工具,并親自認一認、用一用,進行簡單的體驗,感受他們勞動的艱辛和給大家帶來的方便,懂得珍惜勞動果實,不浪費,懂得只有勞動才能創造一切,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懂得珍惜勞動果實,不浪費,激發幼兒尊敬、熱愛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情感。
總之,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園密切配合下,讓幼兒參加各種勞動實踐活動,幼兒通過自己的小手,幼兒會逐漸擺脫對父母的依賴,自主獨立性不斷提高,幼兒的自我服務意識和能力提高了,幼兒的責任意識已經萌發,責任感也逐步加強。我們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勞動的生活即是勞動的教育。生活即勞動,生活即教育。勞動在兒童全面發展中有著重要意義,不但可以培養孩子動手、動腦的能力,促進孩子的身心發育,還可以培養孩子的智慧、情感和高尚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