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醫學院 廣西桂林 541100)
生物技術專業,是高等院校中廣泛存在的本科專業,各院校生物技術專業的培養方案大同小異,均是培養生物技術行業的應用型技術骨干??蒲虚_發能力是生物技術專業畢業生最重要的能力,而畢業論文是學生科研開發能力的直接體現,也是衡量生物技術專業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
生物技術是典型的高新技術,生物技術專業是一類理論與實踐并重、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專業, 該專業涉及的內容比較廣,專業要求也比較深,培養周期也較長[1,2]。該專業的畢業論文,難度大、耗時長、要求高,一直是學校和師生的難題。桂林醫學院歷來重視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質量,該專業的培養方案,一直強調第二課堂和三早教育(早接觸專業,早接觸科研,早接觸社會實踐),并在近年提出并實施畢業論文漸進式指導模式[3]。本文就生物技術專業方面的實例展開分析討論,重點分析漸進式指導模式的效果,為提高畢業論文水平和畢業生的質量,提供參考。
把“畢業論文”的概念植入課堂、課后作業、假期實習和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在每一環節的學習中都儲備知識,為將來的畢業論文做準備。在學生完成公共課、通識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學習后(一般是第四學期),就開始安排畢業論文的教學,在校內外的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疾控中心和生物醫藥公司等單位,為學生安排指導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師的科學研究或開發設計等課題,并將專業課程學習、專業實驗及見習與畢業論文有機融合[3]。
我校生物技術專業,充分發揮師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漸進式指導模式,通過創新創業訓練、科技競賽,以及引導學生參與導師科研項目申請和實施,協助導師撰寫科研論文和專利等方式,為學生的畢業論文提供足夠時間的鋪墊和準備,同時為教師培養和指導學生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使得學生能夠系統全面而又較深入地進行生物技術某一領域的研發。
采用問卷調查、個別座談詢問和相關信息搜集的方式,開展畢業論文漸進式指導模式的效果的調研。
問卷調查對象為13級、14級、15級生物技術本科生,主要內容:漸進式指導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漸進式指導模式能否提高學生畢業論文撰寫水平、能否提高學生對生物技術某一特定領域的了解和把握、能否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能否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專業分析能力、能否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考研競爭力。
通過收集分析問卷調查結果,有80%以上的調查者對漸進式畢業指導模式持肯定態度,認為該模式有必要開展,可提高畢業論文撰寫水平,促進學生對生物技術專業的了解和把握,提高學生專業素質,以及考研和就業競爭力。
經與相關老師和學生個別座談詢問和相關信息搜集,發現畢業論文漸進式指導模式的效果也令人欣慰。以筆者課題組近年來畢業實習的本科生為例,本課題組自2014年成立以來,一直采用漸進式畢業論文指導模式。所有本科生均在大二開始進入課題組,導師從文獻資料搜集、專業英語閱讀、考研就業、科研項目尤其是大學生創新項目的申請及實施、實驗技術的培訓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及修改投稿等方面展開全方位指導。課題組中實習的學生中,已畢業的5名學生,有3名考取研究生(其中985高校1名),2名順利就業,所有的實習學生(共11名)均參加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其中6名為大創項目負責人。經有關老師反應,本課題組學生,專業技術素養比較高,表達能力強,畢業論文水平較高。其他實施漸進式指導模式課題組的學生,其表現與本課題組基本相同。
調研結果表明,漸進式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在提高學生畢業論文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效果顯著。
畢業論文漸進式指導模式,在提高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水平和學生專業水平方面效果顯著。全面實施漸進式指導模式,將全面提高生物技術專業畢業論文的質量,顯著提高該專業的教學水平,該方法也值得向其他專業和其他學校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