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濟陽縣曲堤鎮中心小學 山東濟南 251400)
閱讀習慣指的不僅是人的閱讀行為習慣,還包括了閱讀思維習慣。具體分析下來,行為閱讀習慣指的是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人所呈現的各種行為行動。而思維閱讀習慣是一種更高層次的習慣,其囊括了概括段落大意的習慣,了解文本大意的習慣等,這些閱讀習慣的形成能夠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為國家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但是在當前階段,農村小學因為現實因素的局限,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無法有效地對農村小學語文閱讀習慣進行培養。[1]
其實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農村的學生因為受到平時的生活習慣以及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就會非常容易在平常的閱讀中代入一些不好的習慣,這些習慣也會使得語文的閱讀教學有一定的難度。農村的生活使得他們的眼界都比較小,表現在平常的閱讀學習中就是不敢對某一觀點提出自己的認知,而且在進行閱讀分析的時候,不能多方面多角度地去看待問題,這些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他們閱讀的質量。[2]
上述問題的出現單純在農村學生的角度來看,有多方面的原因:一個是農村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知度低,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候,并不是依靠自己的意志去展開的,因此他們在閱讀學習中很容易養成無目的的學習方式。那么這種情況惡性循環,時間長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淡,這種結果的造成也有教師的原因,一方面教師只是注重“填鴨式”教育,而沒有重視學生閱讀學習的自主性,另一方面,教師本身也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更不用說去教導學生。
興趣是一個人做成一件事的動力,學生有了興趣,才能進行更好的閱讀學習,學生在頭腦里樹立了正確的閱讀意識和閱讀觀念,對于那些平常很少進行閱讀的學生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從而使他們燃起對于閱讀學習的興趣。那么,怎樣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首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例如,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應該把圖文相結合,并且應該給予他們認知能力相當的讀物。其次,讓學生有一種成功的體驗。比如說,給予他們展示成果,互相交流的平臺,并且讓他們互相分享在某次閱讀中得到的收獲,如此一來他們對于閱讀的興趣也會更加長久。
農村小學的課外書籍資源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說,建立獨立的班級“圖書館”就顯得很必要了。教師可以在學生中發動集結,來廣泛征集圖書,途徑有三:一是鼓勵學生捐贈,二是發動社會各界幫忙捐贈,三是倡導學生節約用錢,為班級“圖書館”的建立貢獻力量。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晨會、語文課、語文活動以及課余時間來進行師生互讀,同學互讀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溫暖和滿足,并且還能體驗友情和師生情的力量。
合作教學就是要求學生學習中積極進行合作,與其他同學一起構建知識。閱讀活動就是學生對文本意義的構建過程,因此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讓學生主動地去進行文本的閱讀,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深入地對文本進行思考,去探究文本的意義,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通過合作來讓學生深入思考,促進他們對于某一本書的理解,從而強化他們的主體意識。
(1)營造氛圍。在日常的教學中,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很重要的一點,這能使得學生的身心一直處在很活躍的一個狀態中,而且語文其實是一門情感豐富的學科,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學生對于情感價值觀的需求,從而為他們的學習做好準備,使得學生帶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和諧愉快的學習氛圍中進行主動學習。
(2)導入懸念。學生都會有好奇的天性,他們經常會對文章里人物命運的走向和故事的發展產生關注和同情,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他們的這一特點來對文章設置一些懸念,這樣一來,學生也能產生迫切的關注度和同情心。例如在進行《邱少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課的時候發出疑問:“在做飯時,不小心燙了手。誰能來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這樣一來,學生就會登臺表演燙傷后的痛苦表情。這個時候,教師再適當地把話題引開:“如果一個人讓大火包圍了,而且情況特殊不能進行滅火,只能讓火燒死壯烈犧牲,你們能不能體會他的感情?請大家閱讀一下課文,談談你們的感受。”因為有懸念在誘惑著他們,他們就會更加認真地進行閱讀和探究了,最后人物形象就會更加突出。
(3)引發探究。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內部對于矛盾的理解達到一個共同認知矛盾的角度。例如在學完《草船借箭》以后,可以先對學生做一個課后延伸:先讓學生回顧一下課文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再讓他們做出自己的理解,其中有一個學生說:“諸葛亮是用草船在霧天借了曹操的箭啊,我覺得這應該是《草船騙箭》才對吧!”其他學生也同意他的觀點,但是教師沒有馬上變態,而是順著他們的意思來說:“這種說法也有道理,對啊,那為什么課文不用‘騙’而用‘借’呢?”抓住了學生認知上的矛盾,再引導他們對課文進行深入的閱讀探究。
學習其實就是學生進行自主構建知識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學習情況來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上的練習,并且經過閱讀探究激發他們的閱讀主觀能動性,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