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全士 田溫燁
(天??h賽什斯鎮古城中心小學)
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使課堂氣氛顯得尤為活躍,新課程改革以來,一直強調要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摒棄了陳舊的“一言堂”式的教學,讓學生主宰課堂,讓學生發揮其主體作用,通過積極的思考參與到課堂中來,而教師不再一味地灌輸,應該以引導為主,那么如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就成了教學設計時首先應該考慮的問題,我認為:
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遺忘,雖然我們一再強調應對所學的詞匯和句子加以背誦,然而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英語的運用比較有限,在我們所成長的環境里,除了課堂上的40分鐘,其他時間基本上用不到英語,這種現象在農村英語教學中顯得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不斷將學過的知識應用起來,在合適的時間段適時地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加以復習,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率,又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興趣越濃厚,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效率也會隨之提高。其實,通過一個案例,通過具體的情況分析更能說明問題。
案例一,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熟練運用“what do you like?”及其回答,從而表達對于某種食物的喜好。
課件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將以前學過的水果設計成圖片形式,并在背面寫上英語單詞,以便學生反應不過來時加以提示,使學生可以運用完整的句子進行回答。
S1:I like apple,what do you like?
S2:I like...,what do you like?
在整個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走到學生中間不時對還不夠熟練的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在此過程中積極思考以前學過的水果的英文單詞,通過同桌或者小組的練習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學生交流的廣度和深度,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從而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英語教育倡導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單位時間內的教學效率,源自生活的知識更能引起學生注意,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努力將生活經驗融入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設計時應多考慮貼合生活實際,符合小學生認知水平的活動,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充滿了英語,激起學習英語的欲望和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習的動力就更強了,學習的效率也就隨之提高了,讓學生感覺到在我們實際生活中,英語是可以使用的,也是比較實用的,這樣就能很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
案例二,教學目標是熟練掌握This is his body的正確使用,運用學過的身體部位將句子補充完整,并解決本課的重、難點,單數和復數的區別。
圖片出示身體部位的畫面,學生通過積極的思考,爭先恐后地運用本課的重點句型造句。
S1:This is his mouth.
S2:This is his eyes.
S3:This is his nose.
S4:This is his hands.
S5:This is his ears.
……
通過這個練習,讓學生大量參與到課堂中來,呈現出這些與生活緊密相關的畫面,讓學生不自覺地將所學知識遷移到生活當中,鞏固了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習的水平和效率。
根據對影響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的因素分析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只有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才能構建和諧的課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對課堂參與度的影響極大,學生對于自己喜愛的老師,愿意自覺參與到課堂當中,上課認真聽講,積極思考,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極高,而對于自己不太喜歡的老師,反應則令人詫異,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思考甚至不愿意聽講,因此根本無法有效參與到課堂中,這樣不僅對于課堂教學產生了不好的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如何在生活中和學生做朋友就成了至關重要的一個命題,生活中的朋友會影響課堂教學的參與度,進而在課堂上贏得學生的信任,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認知能力。
學生只有對英語及其文化有了情感有了興趣才能保持學習英語的動機,取得優異的成績,因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盡量寬松的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大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調查顯示,大部分高年級的學生不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不愿意在課堂上舉手發言,并非他真的不知道答案,而是缺乏自信的表現,認為說錯了會引來別人的嘲笑,這就要求教學工作者始終仔細觀察關注學生的情感,關注學生的情感就是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在寬松的教學氛圍中,積極大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1]孔企平.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學生參與[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美,羅伯特·G·歐文斯.教育組織行為學[M].竇衛霖,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裴娣娜.主體參與的教學策略主體教育·發展性教學實驗室研究報告之一[J].學科教育,2000.
[4]裴娣娜.發展性教學與學生主體性發展[J].河南教育,1999.
注:本文系2016年度甘肅省武威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農村小學英語課堂中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活動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WW〔2016〕GH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