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剛
(廣西欽州市第四中學,廣西 欽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義務教育發展水平持續提升。但各地義務教育發展水平不均衡,仍有初中學生厭學的現象。根據筆者20年來的教育教學經驗,要實現大部分學生認真投入到物理學習中來,中等生是關鍵。中等生是一個班里的“中流砥柱”。要實現初中物理的有效學習,只要把中等生培養好了,就能帶動學困生積極的轉變和提高,進而使全班學生都能進行高效的物理學習。
初中物理教學一定要貼近學生的學習發展,根據學情,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當前,有部分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不能通過教師指導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物理的基本概念、實驗、定律等模糊不清。學生不能使用物理語言再現概念、定律,概念與概念之間聯系不起來。他們分不清不同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當然也就不能熟練地加以應用。
2.自學能力差。學生不能找出問題的重點和難點,說不清楚應掌握哪些,也提不出問題,閱讀程度慢且易受外界干擾,學習被動,無自覺性。
3.課堂上不積極。學生對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布置的練習漠不關心,缺乏積極思考的動力,不肯動腦筋,漫不經心,避而不答。
4.缺乏自我評價。學生對教師布置的練習、作業不自主完成,不愿弄清所學的內容,馬虎應付,遇難不究,抄襲了事,不能正確評估自身學習狀況。
5.缺乏目標。學生沒有一定的學習目標,無學習動力,抱著我反正不會做,可有可無的態度。
1.最大化發揮物理學科特點,強化實驗實效。物理實驗對學生的吸引力最強。中等生往往是上課思想一開小差,注意力就分散。加強實驗教學、加強教學的直觀性就能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2.做好對中等生的感情投資。每個學生盡管基礎、智商等因素不同,但他們內心都希望教師多關注和幫助他們。教師要樹立良好的形象,為人師表,加強對中等生實施情感教育,讓他們樹立信心,感覺到教師和他們同在,用一顆愛心點燃學生的激情。
1.培養學習物理的意識和意感。很多中等生習慣于填鴨式教學,很少考慮高效學習。教師要強化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給予他們思考與行動的空間,使他們在學習中運用物理知識不斷探索,勇于創新。這樣的學習氛圍自然能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形成物理認知的意感。
2.全程關注中等生。教師對中等生不僅要有關心愛護和耐心細致的輔導,而且還應與嚴格要求相結合。不少中等生存在上課有時會開小差,作業有時不完成,課前有時不預習等不良現象。教師要特別注意他們作業完成情況,在教學過程中,要嚴要求,不留漏洞。切實做好學生對知識的積累,培養好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中等生有效學習物理的能力很少與生俱來,它的培養需要教師系統指導以及學生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師就以下一些方面的學習細節對學生分別進行指導,就能促使學生形成有效學習的技能。
1.設立可實現的短期目標。教師指導學生確定短期目標。目標要切合實際.否則學習積極性會因目標不能實現而受挫。教師應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目標為何不能按時實現?要設立切合實際的目標必須考慮哪些因素等等。逐步摸索出樹立適當目標的方法。
2.有效實施學習活動、執行學習活動,進而形成每個學生自己所特有的有效學習策略。“學習有法,但無定法。”學習成功者都得益于有效的學習方法,但他們的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初中物理的有效學習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要提高物理實驗操作水平,學生就必須進行實驗操作,可以單獨操作,也可以兩人操作,多人小組操作等等。教師要鼓勵學生不斷嘗試各種學習方法,學會自我總結,形成自身的有效學習策略。
3.學會自我評估。評估學習情況應是中等生學習環節中的重中之重。教師應全程指導他們對自己各階段學習情況進行評價,隨時發現薄弱環節,并及時找到補救措施。學生在自評的基礎上,修正并提高學習成效。
綜上所述,教師做好以上工作,就能在班上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中流砥柱”。培養好中等生,帶動全體學生的全員性學習,就能真正大面積地促進學生全面地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