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文
(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赤水中學,江西 撫州)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學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新課程改革提出的一系列要求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進行反思和改進,要注意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每個學生挖掘自己的潛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行動的同時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所以,教師要處理好課堂教學和學生能力發展的關系,給學生自由的空間,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讓學生有比較強的學習動力,能夠主動調整學習狀態。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就如何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
初中化學教學強調學生的主體性,所以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前對自己的知識掌握情況有一定了解,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當教師講到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學生注意力會更加集中,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同時學生通過自主預習也能夠有效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科學合理的預習作業給學生,強化學生的完成意識,同時也可以利用導學案給學生的預習提供一些可供參考的依據和方向,讓學生在預習中有一定的方法,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預習質量,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更加積極和主動。
在我校,學生初三開始學習化學。教師應重視化學教學在初中的啟發作用,引導學生在課前做好有效的自主學習計劃。例如,在學習水的成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預習指南:水的材料成分是什么?單質還有化合物分別是什么?有什么不同?你能在預習前回答這些問題嗎?預習后你能正確回答這些問題嗎?使用簡單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獨立預習。通過閱讀文章,獲取相關數據,嘗試回答這些問題,并通過最終確認和反饋問題,讓學生認識到自主學習的成果,可以進行獨立考查,確保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效率。
學生有了一些獨立的學習體驗后,教師可以嘗試讓他們自主學習的時間延長,這樣學生就可以更自由地進行預習。通過閱讀課本,讓學生總結相關的化學知識點。例如,在教學鉆石、石墨和C60相關內容的課程中,因為學生有一些獨立的學習經歷,所以知道從哪里開始學習,首先要了解鉆石、石墨和C60的特性然后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從而認識到不同的元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質,而相同的元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質。當學生進行預習時,老師要引導學生在化學課堂中形成發展觀,隨著思想的發展看待每一個元素,了解化學物質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激發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
互動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合創新教育理念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初中化學課堂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能夠使其處于相對平等的學習條件下積極分享學習困難和學習方法;師生之間的互動可以通過建立師生和諧關系,促進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也可以更方便地為學生提供化學學習的指導。注重課堂互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尋求幫助,為他人提供幫助,有助于提高化學課堂的整體教學效果。
實驗是化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生在化學課堂中積極開展化學實驗,通過自己動手得出結論有利于提高初中生個人化學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強大的可行性實驗,組織學生獨立開展實驗,讓學生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猜測驗證觀察,建立正確的化學學習態度。
例如,在解釋“在實驗室制氧”的實驗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找出可以制造氧氣的化學原理,例如加熱高錳酸鉀制氧。在實驗之前,引導學生了解實驗裝置,讓學生了解燒杯、酒精燈、試管架,還有檢測項目,學習實驗設備的安裝方法和步驟。在學生的實際操作中,兩人配對工作,觀察和記錄,然后改變角色。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找到彼此的錯誤,互相糾正,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總之,我們應該積極嘗試不同模式的化學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化學課堂中的學生能獨立探索化學知識,有利于化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讓學生以不同的方式接觸化學知識,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幫助初中化學課堂煥然一新,讓學生的化學能力以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