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發春
(甘肅省蘭州市蘭州新區永登縣第五中學,甘肅 蘭州)
傳統的教學中,高中數學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采取滿堂灌、一言堂的模式進行授課。這種傳統教學法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沒有與時俱進,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授課,而是為學生制定統一的學習目標,學生則跟著教師單一地學習。然而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嚴謹、靈活的數學邏輯思維,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限制了教師的靈活教學,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覺性的培養。
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模式陳舊的問題,我們教師只有轉變教學的方法和形式才有可能實現高效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很多時候都是公式—計算—公式—計算,這樣乏味的教學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并且在不斷的公式代入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局限。
在高考指揮棒下,高中數學教師和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壓力,很多教師為了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往往過度重視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把主要精力放在難度較大的綜合性題的講解和分析上,然而這種做法嚴重忽略了基礎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在真正的高考中得分率不高,失分現象比較嚴重。基礎知識是提升學生綜合水平的基礎。只有基礎打牢了,學生掌握了基本技能和方法,才能深入理解綜合性試題,由簡到繁,層層深入學習,才能在高考中游刃有余。面對這些問題,高中數學教師必須讓學生認識到基礎性教學開展的重要性,從基礎知識入手,夯實學生基礎,以全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為教學重點,從而推動課堂教學的穩步發展。
高中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于簡單的內容,教師應該讓學生自主授課,促使學生課前認真預習,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對于一部分稍難的數學內容,則需要高中數學教師輔助學習。因此,高中數學教師可以將高中數學中類似于定理的簡單內容布置為自學任務,讓學生進行自學,并要求每個學習小組負責一部分內容,在學到這一部分內容時,派小組代表進行授課。一方面,同齡人之間溝通要比師生之間的溝通更方便,尤其對于性格內向的學生來說,這種授課方式更容易讓其接受,并且能促使學困生向優秀生靠攏;另一方面,這一方式對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等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這一方式還能夠使學生形成“比學趕超”的學習氛圍,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讓數學教師能夠從“既要授課又要觀察學生反饋”的忙亂模式之中解放出來。
新課改倡導以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所以,要構建有效課堂的前提就是,教師必須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自覺開展思維活動,主動進行知識的探究。具體說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形成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環節,教師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生的點滴進步及時予以鼓勵,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善于運用教學機智,相機抓住教學過程中的生成,轉變為對教學有利的教學資源,鼓勵學生質疑問難,不以自己的權威性妄斷學生的結論。這樣,可以使課堂教學在民主和諧的氣氛下進行,從而減輕教師的居高臨下給學生的心理帶來的壓迫感。親其師,信其道。在這種和諧進取的氛圍中,不愁學生學不好數學。(2)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是新課改以來教學領域提倡的最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其優越性已經被很多教學實踐所證實。所以,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解決,或者展開小組間的知識競賽,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可以較為放松地發表個人見解,在競賽中可以更好地活躍氣氛,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
要實現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充分調動各方力量,綜合運用先進的、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時俱進,創新教學思路,保證課堂教學效率最大化,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基于“傳道授業解惑”的重大職責,教師在工作上要不斷地突破自己,緊跟教學改革的步伐,關注個體,注意學生的情緒波動并給予關懷,用愛心對待學生,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保證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完美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