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英
(廊坊市第一實驗中學,河北 廊坊)
為了響應新課程教育改革的號召,對于高中的化學教育也要進行調整,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另一方面是為了對學生進行全面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與過去的高中化學教學內容相比,如今的化學知識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水平以及學生的品德素養。因此對于高中化學課程內容的制定和復習安排需要經過科學的總結和檢驗。知識的復習不僅要從基礎化學知識開始復習,還需要對涉及的知識進行整合,與現實相結合,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不僅要從化學教學資料和參考資料開始著手準備,還要通過平時的課堂講解提高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加強對化學知識體系的整理。
教材是學習知識的重要載體,沒有化學教師的幫助,就無法建立完整的復習規劃。相對于教材而言,參考資料則是對教材要點的總結和補充。因此在學生的復習過程中,教材和參考資料是學生復習的主要依據。并且對于復習資料的篩選要結合實際,知識面廣的可以選擇要點總結精練的資料,而單方面內容了解透徹的可以選擇知識面涵蓋廣的資料。而在選擇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需求也不一樣。在化學知識的總復習過程中,學生面臨的壓力很大。為了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我們會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為學生指定合格的復習資料。資料的選擇不僅要有完整的練習內容供學生實踐,也要符合教學要點的設計。并且也要指導學生如何正確使用資料,讓其在對資料的要點進行學習的同時加強對整體化學知識內容的把握,使學生能夠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化學知識復習體系。
通過多年的課堂教學,我對化學復習過程總結出了三個要點。在以往的復習階段,學生由于外界的壓力大以及復習內容過多,容易造成課堂學習效率低的情況。雖然復習過程中對學生灌輸大量知識,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儲備,但由于學生是被動接受知識灌輸的,因此對于知識的接收效率低。想要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效率,就需要激起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我們不應該去約束學生學習知識,而應該鼓勵學生去主動學習知識。在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知識點有更深的理解,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把控,能夠靈活運用知識進行實踐。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的講解上顧及學生的感受,學生有疑惑的地方要及時進行詳解,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沒有漏洞。同時,教師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心理接受能力,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并且教師在對學生平時的練習任務安排中,要結合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安排,一方面,練習內容要緊扣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將課堂上的內容用于練習實踐。另一方面,練習內容也要具有多樣性,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并且練習內容要與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相符合,保證知識點不遺漏的同時,對學生的能力能夠進行全方面的檢驗,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因此,從整體來看,練習是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要環節。練習題不僅可以考驗學生的基礎實力,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也有啟發作用,幫助學生了解到自身的缺點及時進行彌補。為了保證知識體系能夠應對各種考試需要,因此學生需要掌握好知識。隨著知識內容的擴展,如果學生對知識沒有一個好的復習計劃,就會導致學生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中很盲目。老師每次根據學生的練習內容和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定,評定的結果有助于學生自我反省,這對學生今后的復習過程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保證學生的復習計劃沒有遺漏。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因此,對于學生的練習成果評價要從多方面考慮,同時鼓勵學生思考同樣的題目是否有更多的解決步驟,答案是否是唯一,這樣學生能夠拓展思維,加強對基礎知識的運用。
隨著考試的臨近,許多學生會因為缺乏自信產生焦慮情緒,如果不能及時解決他們的情緒,在考試中會因為心理不穩定導致失誤幾率變大,影響學生對題目的解答。這種情況時常發生,因此,在考試前對于學生的心理輔導極為重要,要對他們進行疏導,緩解其壓力,這也是復習過程需要鍛煉的一個環節。
綜上所述,高中的化學知識復習,不僅需要老師的配合,也需要學生能夠參與到其中,老師在為學生提供完整的復習指導的同時,學生也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復習任務,解決復習中出現的難題,只有學生與老師相互配合,才能夠保證教學效果的提高,這是保證學生取得成績的重要因素,并且在復習的過程中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