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鎮馬豐小學 葛紅梅
人們常說:“大道至簡,大愛無痕。”所謂“無痕”也就是說沒有痕跡,這種無痕的境界同樣適用于當今的小語教學課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雖然新課改已經實施了好多年,但實際在學生知識能力的獲得方面,教師還是硬性灌輸的多,學生自然而然接受的少,教師講得多,學生被動刻意地去學習,去接受,致使整個課堂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們厭學現象明顯,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提升。那么,在當今教育背景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怎樣才能讓學生自然而然地獲取知識,無痕學習,達到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呢?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課文都是由一些名家名篇精心選編出來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根據文本內容的特點,把這一篇文章的寫作風格、語言表達特點等方面的知識自然地融入課堂,以真正教給學生一些活的語文常識,這樣的閱讀將更容易被學生所理解與接受。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桂花雨》一課時,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主要通過對家鄉桂花樹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在教學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驗到作者濃濃的思鄉情,教師可以以無痕對話的形式讓學生去感受,去體驗。“家鄉舊宅子里的金桂給作者帶來了童年的快樂……面對金燦燦、香噴噴的桂花,母親怎樣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子里的金桂,作者僅僅是在寫桂花嗎?”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領學生進行發散式思維訓練:外地的水再甜,_______。外地的蘋果再好吃,_______。如此教學,基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在發散性思維的訓練中,水到渠成,學生們自然感受到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獲得了深刻的學習感受。
在閱讀教學中,只有融入文本個性,才能真正把語文教活,因此,教師要善于根據文本內容的特點讓學生在自然而然的對話中獲得知識,這不僅是一種無痕的對接,更是讓閱讀與學習相融共通的有效通道,推動著閱讀教學向縱深發展。這也是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首先需要關注與對學生進行指導與運用的。
語文教學應引領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知識,但應避免為了知識進行系統的操練。這里的隨文學習也就是指“融入文本學習”。也可以說融入文本語言就是說教師可以從引領學生聚焦文本語言表達的一個句子,一個片段,甚至是一個小小的標點符號來展開教學,這樣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挖掘到文本語言背后的故事,從而使課堂教學更具深度。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愛如茉莉》一課時,根據文中語言描寫真摯,細膩,富有情感的特點,教師可以這樣展開教學:細節,是人物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那簡單,看似平淡的語言里常常蘊含著濃濃的深情,在這篇文中就恰當地運用了這種描寫方法,起到了茉莉般的藝術表達效果,那么,你能從文中找出相應的細節描寫的地方,并說說從這些地方中讀懂了什么嗎?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們抓住文本語言中的句子感受到了“直奔”背后的故事,“緊握”的深情以及父親與母親各種不同的“怕”的背后隱藏的深切情意等等,如此教學,在學生對文本語言的感悟品味中,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起到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細節描寫作為作者表達人物形象的一種特有方法,在教學的時候,教師要避免直接把這種描寫方法的特點灌輸給學生,而要善于根據文本語言的特點,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品味,咂摸,真正領略到細節描寫在文本表達中的魅力,以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黃江厚老師說:“語文課程的知識,不是教學的內容,不是學生學習的對象,甚至不是語文課程本身的內容,而是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憑借。”基于這點認識,語文教學就應讓學生利用語文知識展開探究體驗學習,在探究中自然生成,以教出語文的溫度。
如在教學蘇教版語文五年級下冊《埃及的金字塔》一課時,在教學“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當于40層高的摩天大廈”這句話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探究這句話中的“相當于”一詞能不能換成“等于”?為什么?在學生的探究學習中,學生們認為如果換成“等于”的話就與金字塔的真實高度不符合了,而“相當于”是差不多的意思,如果改成“等于”就嚴重違背了實際情況,因而不能,這些用詞必須準確。再如,“這些石塊磨的很平整……契合的很緊密……”這句話中哪些地方充分表明了石塊之間契合緊密的特點?在探究作中,學生對鋒利的刀片都插不進去來表現石塊之間契合緊密特點的感受也會更加深刻。就這樣,說明文具有準確性的特點自然被學生所習得,踏雪無痕,潤物無聲。
在說明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引領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說明知識,但要避免讓學生獲得說明知識而對學生進行機械的知識的解讀,因而,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在探究中比較閱讀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它可以使學生的語文學習過程更具溫度。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光要注重學生知識的獲得,還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關注學生接受知識的具體過程,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擁有足夠多的知識與教學智慧,才能在課堂中游刃有余,幫助學生在自然而然中獲取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