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林
(遼寧省沈陽市大東區杏壇小學)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教師應在教育教學中加強理論的研究并應用在實際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目前,一線教育教學也在實踐中實施說課的操作模式,但在實際說課的過程中呈現出的問題沒有得到研究者的重視,長此以往就會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削減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因此筆者認為探討本文的命題是十分重要的。
說課的本質是集體的教研活動,教師以說課的形式互相交流,達到共同進步的效果。目前所采用的說課主要有課前說課和課后說課兩種形式。這兩種說課形式在實際教學中也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從形式上看,說課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集體的智慧集于教學設計中,教學實踐中提高群體的教學能力,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而改善學校的師資力量。說課者通過與同事的交流和討論獲取經驗,參與者可以在評價的過程中提高自身說課水平、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
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說課的集體教研活動可以改變教師的思維定勢,開闊思路,說課活動的開展可以避免教師備課的盲目性和上課的隨意性,這樣能夠讓教師自覺地去備課并結合目標進行有針對性的備課。為了更好地展示說課內容,教師會深入研讀教材、教參,設計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活動,積極學習并引入新的教學理念,進而快速提高教學質量。
說課是直接地運用專業知識,每個環節都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展示得淋漓盡致。教學是一個隱性知識的積累和展現。為了能更好地、及時地掌握先進的教學理論,教師需要加強學習,不斷充實自身的知識儲備,以備不時之需。以說課的形式為契機,教師可以自覺地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并付諸于教學實踐中。
說課是一種雙邊性活動。通過“說”和“評”的活動促進新教育理念的引進,促進教師專業技能的提升。在說課活動中,說課人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長、教學風格,還要借助同行、專家的參與評說、集體共同研究的良好機會,認真追求和驗證教學策略和方法,努力探索出新的教學思路。評者也要具備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思想,對教材要有較深的理解和把握,對說課內容作出理性的評價,也要評價出說課教師及其說課內容的與眾不同之處,點評出說課教師的個性化特征。
當今社會,教師的專業發展備受關注,充分發揮說課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積極作用,使教師積極參與說課活動,吸收成功的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新課改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建設高效課堂,教師必須具備相應的教學理念。通過對優秀教學設計、說課稿的研討活動,樹立正確的教育教學觀念,為開展活動奠定基礎。
課堂展示,課后進行示范展示,并進行研評活動。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青年教師有針對性地取長補短,通過體驗和感悟彼此互相影響,提升個人專業素質。
需要重視教師的常規課程,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教師需要進行及時的反思,進而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漏洞和問題。指導教師開展反思型的說課,同時需要規定合理的評課形式。任課教師需要采取反思型說課教學,而后組織備課組教師、教研組長和集備組長來開展評課活動。任課教師需要依據評課的具體情況制定自我發展和改良的計劃,進而實現這樣的目標:在實踐中持續反思,觀察出現的行為,而后通過對實踐的反思,總結和分析發生的教學行為和活動,進而在持續的思考中改進和優化自己的教學行為,這樣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根據以上的分析,通過開展說課教學,可以達到反映教師行為、交流教學思路和方法的目的。利用說課教學可以顯著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并且有效地實施和組織說課。
[1]李興良,馬愛玲.教學智慧的生成與表達:說課原理與方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6.
[2]羅小杰.說課及其策略[J].教育科學研究,2005.
[3]姜河,郭廷斌.說課的原則與程序結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8,24(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