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廣香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安東衛街道明珠路小學)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低年級學生識字以多識少寫為主,即多識字、少寫字。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總是暴露出部分學生識字效果不太理想。如果學生在低年級語文學習過程中識字效果過低,那么,就勢必會對高年級語文學習造成一定的困難。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一定要想方設法地提升學生的識字效果。相比于小學一年級學生而言,小學二年級學生的識字能力已經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教師可以運用更多的識字方法指導學生高效識字,即在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策并舉,以期遍地開花。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教學實際,淺顯論述小學語文二年級識字教學的一些策略。
預習是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之一。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已經學習過部首查字典法。當學生遇到不認識的字的時候,他們可以通過查字典自主識字。鑒于二年級學生的這種學情,教師在每次學習新課之前,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預習作業,如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以及通過查字典自主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等。通過讓學生一絲不茍地完成這些預習作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還能夠讓學生變被動識字為自主識字。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黃山奇石》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布置了預習作業,讓學生自主學習課文中的生字詞。筆者的生字預習要求是讓學生通過查字典確定生字的部首、音序并用這個生字組成兩個詞語。如“南”,學生就會通過查字典確定其部首是“十”字頭,音序是“N”,組詞為“南方、南面”等。
學生以預習為契機,在一絲不茍地完成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的時候,學生的識字過程也變得積極主動。因為學生是積極主動地識字,所以他們的識字效果也會得到大幅度提升。
識字貴在得法。當學生熟練掌握并學會了靈活運用各種識字方法之后,學生的識字效果就會得到大幅度提升。在一年級的語文學習過程中,事實上,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如象形識字法、兒歌識字法、謎語識字法以及偏旁識字法等。作為二年級的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鼓勵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各種識字方法來學習生字。另外,教師也要指導學生掌握一些新的識字方法。
仍然以《黃山奇石》這一課為例,在課堂上筆者讓學生交流了自己識字的方法。如“位”,在交流過程中,一些學生是運用偏旁識字法記住了這個字。一些學生是運用兒歌識字法記住了這個字,即“一人立一位”。還有些學生自編了一個謎語,“一個站著的人(打一字)”。又如“閃”,一些學生自編了歌謠“門中閃現一個人”。
教師以課堂為陣地,鼓勵學生盡可能地運用多種方法識字,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靈活自如地運用各種識字方法,還能夠切實提升學生的識字效果。
閱讀識字,又叫隨文識字,是指通過閱讀文章,在文本中認識漢字。隨文識字對于學習者的要求稍微高一些,即學習者必須要有一定的識字基礎。因為如果學習者沒有一定的識字基礎,閱讀文章就會存在一定的困難,隨文識字也就無從談起了。二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識字量,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所以隨文識字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非常實用的。基于此,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閱讀教學為平臺,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富有成效地識字。
比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日月潭》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引領學生通過閱讀進行了識字。“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綠。湖中央有個美麗的小島,叫光華島。小島把湖水分成兩半……”在短短幾句話中,“湖”這個字出現了三次,通過閱讀這幾句話,學生就會不知不覺地認識“湖”這個字。
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僅全神貫注地閱讀課文內容,而且還富有成效地認識了課文生字。
綜上所述,在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為契機,指引學生變被動識字為主動識字,為提升學生的識字效果奠定基礎;教師要以異彩紛呈的課堂教學為陣地,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識字,為提升學生的識字效果暢通渠道;教師要以扎實有效的閱讀教學為平臺,指引學生在全神貫注的閱讀中識字,為提升學生的識字效果搭建舞臺。
毋庸置疑,提升學生識字效果的方法遠不止這些,教師還可以指引學生在生活中識字等。總而言之,教師要在透徹分析學生實際學情的基礎上,指導學生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適合學生實際學情的識字方法高效識字。換言之,教師在指導學生識字的過程中要多策并舉、遍地開花。
[1]張鳳珍.還識字教學于精彩:淺談小學二年級識字教學.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7(9):90.
[2]鐘詣軼.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有效教學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