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瑞
(寧夏銀川市西夏區華西希望小學)
教學目標是數學教學的方向,也是教學預期成果的展示。明確清晰的教學目標,可以為數學教學提供一個清楚的思路和方向,讓數學教學能夠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缺乏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絕大部分教師不能結合所帶班級的實際教學情況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而是照搬照抄參考書的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教學目標的實際執行情況較差,不能落到實處。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必須把握好教學目標,并執行到位,必須熟悉教學內容和重點難點,制定出符合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特點的教學目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制定出具體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必須具有具體的指向性,表達必須清楚明白,必須符合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水平和心理特征。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要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讓教學活動有計劃、有順序、有組織地進行。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一課時,筆者針對所帶班級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水平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在知識技能方面,要求學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熟練三角形的相關計算。在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邊與角的關系,推導三角形周長表達公式,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在情感價值方面,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適用的教學內容一般局限于思想課本,對課外知識和生活知識涉獵較少,教學內容比較單一,缺乏對物理史的教學。雖然學生可以形成橫向的系統的數學知識,但對數學思想學的發展進程了解較少,不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數學思維和科學思路。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讓學生的生活實際走進課堂,讓數學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緊聯系起來。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時,教師可以把學生生活實際中的圖形與教學聯系起來,讓學生列舉自己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的物品,如黑板、課本、桌子、文具盒、紅旗等等,把學生熟悉的具體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與數學教學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數學學習的魅力。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簡單地把“自主學習”理解成學生自學,把“合作學習”理解成前后討論,把“探究學習”理解成從一個話題出發找答案的教學過程。即使有些教師能夠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但由于教學目標不夠明晰,也無法實現合作探究教學的真正價值。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應豐富教學方式。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法,把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轉化成學生容易理解的圖片、聲音和視頻,加深學生對物理學知識的印象,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協作,相互溝通交流,取長補短,不僅可以學到物理知識,而且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團隊的力量,對學生溝通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教師還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設置一個具體情境。例如,在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模擬一個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運用提前準備好的貨物和自制的紙幣模型進行虛擬交易,這樣,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可以鞏固已學到的加法運算的內容,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評價是在教學完成后的師生互動形式,可以有效地推動學生的成長進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學評價體系比較單一,一般以教師評價學生為主,方向和形式都比較單一。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應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把師生互評、生生互評、小組互評、學生自評結合起來,實現對教學主題和學習課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不僅可以幫助教師及時發現和糾正教學中的漏洞和不足,而且能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學習時的困惑、改正學習的錯誤,從而實現學生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應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允許學生有不同于標準答案的意見和看法,允許學生都有創新性的思路和實驗形式,為學生的閱讀學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活潑開放的課堂氛圍。教師應及時了解學生對數學教學的意見和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的障礙。教師應積極打破師生間的隔閡,建立起師生間情感溝通的橋梁,拉近師生間的距離。
[1]吳新華.以“三個必須”為突破口著力培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09(7).
[2]蔡廣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