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昌培
(四川省宜賓市屏山縣中都鎮海聯希望小學)
教育機智是對于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處理各種臨時狀況發生的一個專業術語。它主要考查教師的臨場反應和對于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靈活應用。尤其對于班主任而言,獲得并提升這種能力很重要。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的核心,在教師數量不足的時候,通常會擔任一門課程,不僅要把班級管理好,同時還要把自己的這門課程教授好,這樣就會加大班主任的工作量。處理突發事件因人而異,有的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會以詼諧幽默的語言化解,但是有的教師會上綱上線,覺得學生挑戰我的權威,我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必須要把我的尊嚴拿回來。那對于其他擔任各個科目的教師而言,保持一個良好的上課秩序很重要,盡量少出現教學事故。尤其是對于新入職的教師來說,這樣的打擊無疑是最大的,直接會影響以后的上課情況。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也不要慌張,靜下心來,以靜制動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師德是教師的一個重要體現。學校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地方,還是學習如何做人的地方。學生的一大半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與同學、教師朝夕相處。在這里如果沒有同學的關心和關愛,沒有教師的正確指導,漫長的時間和學習困難的折磨,學生該如何度過。教師的品行對于正在塑造人格和價值觀的他們來說很重要。為人師表首先要求自己要做到,學生會模仿教師的行為。如果教師給學生起到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那么對于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而言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尤其對于教授數學的教師來說,學生的靈活性很強,不可能完全按照教師的思路走,他們有自己的解題方法,如果是這樣,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引導他們,對于他們的新奇的解題思路給予鼓勵,這樣會增加學生對教師的尊重。
要想上好每一堂課,與學生良好地互動,推動教學循序漸進地發展,教師要樹立自信心,豐富授課技巧和經驗。成功的經驗會推動教師授課良性發展,壞的導向會誘導教師向不好的方向發展。技巧是在不斷總結失敗的基礎之上獲得的,需要刻苦磨煉。這個過程是比較痛苦的,但是如果教師可以堅持下來的話,會取得很好的結果。現代教育教學論認為,教師教學的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產生心理碰撞的過程,要求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況,并與學生產生一個良好的互動。通過語言或是肢體動作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教師身上,這樣就會緊緊抓住學生的目光,學生也會隨著教師的思路走。如果不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先暫停一下,這樣學生就會疑問教師怎么會突然停下來,這也是抓住學生注意力的一個方法,教師在今后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多多總結,得出有效的并且適合自己的授課方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師是一個奉獻大愛的職業。除了教授學生知識,還要對學生進行關愛,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不僅體現在課堂上關心他們的學習,還要在課后關心他們的生活。那如何關心就是一個問題,教師面對的學生很多,做到在課堂上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讓他們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詢問。就學生的個性而言,有的學生靦腆,有的學生開放,這個時候教師要主動與他們多交流,這樣才會增進師生關系。對于個性開放的學生,教師要有能力把控他們,不能太過于任由他們的性子發展,幫助他們成長。教師幫助學生成長,會使教師有獲得感,增加教師對授課的投入,更加愿意關懷每一位學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這個東西感興趣,才會推動他去研究它,愿意去研究它,否則的話,再好的教師也無法推動一個對學習沒有興趣的學生。不過教師可以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素養和人格魅力使學生喜歡上自己的課堂,尤其是用生動的語言去講述,這樣學生會比較容易接受,太高深的話語學生聽不太懂。另外,如果學生心情好就會愿意與教師交流,如果他今天的心情郁悶,就會反感教師的滔滔不絕。教師可以通過細微的觀察察覺出來,從而調整自己的上課狀態。只有一個好的上課狀態,學生和教師才會形成一個好的互動。如果沒有好的體驗感,上課的狀態就不會很好,那學生就會對教師提出質疑。一旦這種懷疑的心理形成,是很難轉變的,這一點教師在以后的授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
教育機智不僅對教師知識的豐富有一個比較高的要求,還對教師的心理素質有一個重要的考核。在整個職業生涯中會遇到許許多多的突發狀況,不可能每一次都搪塞過去,需要教師有一個心理準備和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比較公正的處理態度,學生也會對教師另眼相看,會從心底里佩服教師。但要做到這個轉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環境和心里的真實想法,只有充分做足了功課,到時候真的出現這樣的緊急情況時才不會慌張,應對自如。還要特別注重對學生心理的了解,知道他們的心理狀態,這樣教師可以做到淡定從容,不會在出現突發情況的時候不知所措,同時也讓學生感覺這個教師不僅知識豐富,臨場反應也很快,會對教師更加信任。
[1]代文葉.教育現象學視域下教育機智生成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2]王萍.教育現象學視域中的教育機智[J].教育科學研究,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