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建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友愛小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給了我們很好的識字教學建議: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識用結合。如今多媒體已經走入課堂,利用電教手段可以通過播放精彩的畫面、神奇的動畫、美妙的聲音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有意注意還沒有發展起來,他們的注意力常常被新鮮的、生動的、有趣的事物所吸引。在課堂上,低年級學生不會為了學習而學習,對教師的教學內容不會持續太久的關注。因此在教學中借助多媒體課件,將生字的“實物圖—象形字—現代漢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展示出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極大地調動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可以讓他們將無意注意變為有意注意,牢固掌握漢字。
如:教學“口、耳、目”這幾個漢字,我通過讓孩子們觀察出示的多媒體畫面,啟發孩子們發現漢字和圖畫的關系,再利用多媒體展示漢字的演變過程,讓孩子們既了解了漢字的來歷,又認識了生字,更激發了孩子們識字的興趣。課堂上如果再運用多媒體出示“我會連”這樣的習題,要求孩子們找象形字相對應的漢字來鞏固課堂教學,孩子們更是上得興趣盎然,意猶未盡。
一年級孩子特別喜歡做游戲,在游戲中識字、練習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利用這一特點,如果在課堂教學中恰當設計各種與生字有關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例如:(1)蜜蜂采蜜。動畫出示一只只蜜蜂在準備去采蜜,公園里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鮮花,每朵花上有一個生字。要求學生認讀鮮花上的字,如果讀對了,蜜蜂就會采摘鮮花上的蜜,反之,蜜蜂就采不到花蜜。(2)摘蘋果游戲。動畫出現一棵帶有生字的碩果累累的蘋果樹,下方有一個個籃子,籃子里也有一個生字。讓學生摘下蘋果,組成詞語放在下方的籃子中。類似這樣的游戲還有好多,在這類游戲過程中,學生通過眼睛看、腦子想等活動,增強了識字欲望,充分激發了他們的識字興趣。
低年級小學生對自然界的許多事物僅有淺顯的印象,但概念尚未形成,對于課文中詞語的理解,孩子們往往感到困難。在識字教學中我常常利用圖文結合的辦法讓孩子們識記理解生字詞語,先圖后字,使學生形成概念,認識字形。如教“紅日”“月牙”等字詞時,利用多媒體出示兩幅畫,分別是圓圓的太陽和夜晚的天空中掛著一輪彎彎的月亮。通過看圖,學生便一下子明白了“紅日”“月牙”的意思。
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學校學習,學習內容多了,再加上新教材識字量的增大,對于初上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有一定困難。特別是對于一些形聲字等,孩子們區別起來更是感到困難,如果利用多媒體,充分顯示漢字的構字規律,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盡早學會識字方法,正確使用漢字。
學生通過比較觀察,就能很快找出這組字的異同點,自己總結出識記方法。這樣,孩子們就很容易地記住這些字,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混淆。
生字中有許多漢字是形近字,低年級孩子認識事物往往只注意事物的大輪廓,細微的地方往往弄錯。諸如“風”和“鳳”,“喝”和“渴”等一類漢字,常常因字形相似,給學生識記造成困難。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提高學生識記字形的準確率,我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區別辨析,效果頗佳。如教“風”“鳳”字時,我先出現“鳳”字,讓學生認筆畫和字形,然后利用動畫將“風”里面的撇,變成橫撇,再出示“鳳”字,學生通過眼睛看、耳朵聽、用腦思考,興趣高,印象深。再如教學“司”字,我先用投影出現學過的生字“同”,接著利用動畫,把“同”字去掉一筆,變成“司”字,這樣學生通過比較清楚了該字的組成。
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使用,由于它新穎生動,感染力強,是一種直觀的啟發性教學手段,極大地減輕了識字教學的難度。不但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化靜為動,化繁為簡,化虛為實,使枯燥的知識趣味化,抽象的語言形象化,深奧的道理具體化,充分利用了兒童的認識心理,給學生多種感官刺激,促使兒童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加快了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識字效率。
[1]陳貞琴.運用電教手段培養小學生語文聽說能力[J].成才之路,2012(2):35.
[2]顧珍宏.恰當運用電教手段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J].學生之友(下),201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