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瑜
(重慶市萬州區太白巖小學)
漢字不僅是中國人交流用的工具,更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寫字教學不只是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更是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必然。
作為一個中國人,愛國是基本素養。愛國教育的理念就應該從小學開始,而漢字經過幾千年的演化、發展,傳承了許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學生經過寫字教學,可以增強對傳統優秀文化的認同感,從而激發出深厚的民族感情,學生從小學就開始受到這種精神文化的熏陶,對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大的幫助。
審美能力人人都有,不能因為小學生的年紀小就否定他們的審美能力。漢字本身就具有觀賞性和實用性,比如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柳公權的《金剛經碑》等。雖然這些作品距離小學生較遠,但對他們形成欣賞美的能力很有幫助。從小學開始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對他們以后會產生巨大的幫助。
教師在進行寫字教學時,可以用課上學到的生字生詞練習,學生通過對這些生字生詞開展寫字練習,可以加深對它們的印象,對辨別字形、鞏固知識具有積極的作用。
長期以來,寫字教學一直不被重視。雖然學生的課表上寫著“寫字課”,但實際上的卻是“語文課”,這頗有一種“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即使上的是寫字課,教師也大多只是把寫字教材發下去,讓學生自己去參照著字帖去寫,而不去指導。教師究竟應該如何上好寫字課呢?
寫字姿勢要從低年級抓起,因為一旦形成固定的寫字姿勢之后,想要矯正回來是非常困難的。因此教師要格外注意學生的寫字姿勢,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認真觀察每個學生,留心他們每個動作,對那些不正確的姿勢給予矯正,然后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才會形成正確的寫字姿勢,這需要家長和教師的通力合作。為了便于形成良好的寫字姿勢,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些訣竅,例如,最常見的寫作姿勢口訣是:寫字時,要做到:頭正、身平、腳放松;眼離書本約一尺,手離筆尖約一寸,胸離桌子約一拳;心靜認真寫好字。
現在,絕大多數學生的漢字書寫質量令人擔憂,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寫字頻率過高,寫字速度過快。學生為了完成大量的課堂作業,不得不提高寫字頻率,加快寫字速度,再加上教師和家長的不重視,認為學生會寫就可以,就造成了學生寫字質量差的情況。因此,在小學寫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著重強調漢字的筆順筆畫,這一點在人教版小學教材上也能夠體現出來。尤其是在低年級階段,一些課文后邊不僅有生字,連生字的筆順筆畫都標了出來,對這些筆順筆畫教師要多加注意,嚴格讓學生按照筆順筆畫多寫,多練。
“打鐵還得自身硬”,教師如果想要指導學生把字寫好,自己就要給學生起一個良好的帶頭作用。教師在平常要不斷加強自己的書法練習,在課堂做板書的時候要做到一筆一畫,這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教師可以不定期地舉行書法比賽,并對獲獎的學生及時進行表揚,也可以發一些小禮品作為獎勵。學生有了動力,就會不斷進行競爭,這樣就會在班級內形成良好的、濃厚的寫字氛圍,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寫字興趣。
前文已經提到了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基礎,重視漢字的筆順筆畫。其次,學生在練習的時候,應該不厭其煩,平心靜氣地去寫、去練,教師讓學生練字不單單是為了完成作業任務,最重要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寫字水平,最終讓學生能寫一手漂亮的漢字。在這個練字的過程中,學生要做到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因為這個過程是很漫長、枯燥的,教師要在學生開始練字的時候就提前告訴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心理準備。然后,教師要告訴學生一些練字的步驟或者說竅門。第一步,學生要把字形看清楚然后再下筆,不能寫來寫去,最后寫出來的是一個別字,這樣就失去了練字的意義,甚至還會在學生腦海當中留下別字的印象。第二步,觀察好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第三步,引導學生進行仿寫,在仿寫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在學生下筆后爭取一次就把字寫正確,寫規范。值得一提的是,教師最好不要讓學生一個字寫很多遍,這樣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之下,寫字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教師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寫字水平,給學生樹立一個好榜樣,進行寫字教學不僅可以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學生本身也有良好的影響。
[1]錢燕芬.用心敲開寫字教學的大門[J].文教資料,2010(16).
[2]葉羅妹.興趣先行方法跟上:淺談小學語文低年段識字教學[J].新課程(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