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娟
(重慶市合川區草街街道教育管理中心)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作為陶行知先生辦學的育才學校,為了進一步傳承陶行知先生的辦學理念,利用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幫助管理學校、班級;幫助學困生輔導作業。充分地解放教師,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教材的分析、研究,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陶行知先生曾告訴我們:“教師須是一個火把,他要把小孩子的熱心燒滾,使每個小孩都要做小先生,不再做一個守知奴。”在教學中我們就注重了對小先生的培養,充分地利用小先生來管理班級。
陶行知先生認為:“人人都可以當小先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們對某一事情有了興趣,他就會全身心投入到興趣中去。所以,教師要培養優秀的“小先生”,就要激發孩子們做“小先生”的興趣。于是我就針對這樣的情況制訂了培養各種“小先生”的計劃,首先是開了一個班會,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工作需要孩子們的支持和協助;認識到自己是這個班級的主人;理解到每一個人在班級中都是那么的重要、缺一不可。班級的榮譽與自己的行動密切相關,大家都要為我們的班級爭光。
班級小先生實行競爭上崗,首先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或者優點主動報名。不管哪一職位有多少的人競爭,都要上臺進行演講,展示自己的能力并獲得同學的支持。當選后每一天寫好自己的小先生日記,針對自己的管理工作評價自己有沒有做好。每月開一次班級小先生會,由孩子們來評價打分,給予優秀的小先生一份小獎品。對于評價不合格的小先生由孩子們自己重新報名競選或者推薦。對于學年表現優秀的小先生推薦到學校參加學校管理小先生的競選。
“三人行,必有我師”,讓學生知道,身邊到處都有老師,自己也可為師。小先生不是固定的,只要你在某一方面比其他同學強,并且愿意帶領大家共同進步,都可以成為這一方面的“小先生”,因此班級中就形成了一股爭做小先生的競爭氣氛。每一個孩子都希望成為自己最能干方面的小先生,大家你追我趕。于是我就針對孩子們的不足,加強對小先生能力的培養。首先讓孩子們明確小先生的職責,作為小先生自己要做一些什么;其次教給孩子們做“小先生”的方法,讓孩子們明白怎么才能做好自己小先生的工作,要從哪些方面入手;最后要總結自己在做的過程中還存在的不足和收獲,爭取在今后的過程中做得更好。
教學中,要倡導“小先生”答疑和“小先生”互助學習。要把班級的孩子們按照四人一個小組分成四人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里面根據孩子的各自能力大小,大家搭配在一起。課前精心布置好預習,并和小先生一起探討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課中小先生認真地檢查每一位小組成員的復習和預習作業,從作業中反饋小組成員對舊知識的掌握情況。新授后小先生認真地完成鞏固練習,并積極指導小組不會的成員用正確的方法完成。還有就是通過各小組之間小先生的互助交流學習,把自己好的方法與其他的小組分享。小先生們在幫助老師和同學取得成功的時候,就是小先生最快樂的時候。
實行了小先生的班級,孩子人人都爭做小先生,人人也都是小先生。每天從孩子們到校開始就有小先生帶領大家一起晨讀、檢查作業。對于完成質量不好的,小先生主動給同學講解,督促保質保量地完成。午間,小先生管理孩子們午休,并利用空余時間主動擔當起批改作業、講解作業的任務。這樣老師從繁重的作業批改中走了出來,更多的時間用在教材的鉆研上,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和孩子們成為朋友。
利用小先生管理班級以來,班上的小先生積極參與到學習和班級的管理中來,積極地爭做小先生,學生的學習興趣日益高漲,整體的素質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學生在語言表達能力上面,好幾個平時上課不敢發言的學生,在小組內通過交流敢于在后面匯報學習的時候舉手發言,這樣小先生主動地參與讀書學習,對于課堂上老師講解的東西理解起來更加的輕松,在做作業的時候也變得更加容易了。師生關系更加融洽了,班級有了較強的凝聚力。通過“小先生”管理班級,老師從繁重的班級事務中走了出來,得到了解放,利用更多的時間加強對教材的研究,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們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1]賈秀峰.淺談陶行知“小先生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中國教師,2015(S1).
[2]梁英.“小先生制”在學陶實驗基地的應用研究:陶行知核心教育思想的應用[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