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嬌
(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黃嶠中學,甘肅 白銀)
隨著初中教學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在應用過程中也相繼出現了很多問題,造成效果不理想,甚至對學生的學習效率造成影響。本文就是對英語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方法學習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關的解決策略。
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過程中,教師通常會在選擇內容時出現吸引力不夠、難度較大等情況,對小組合作學習僅僅做到形式上的注重,并沒有從實效性的方面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體現和注重,這就導致學習效率低的狀況產生。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選擇,在分配小組的時候設定每個小組人數在6人以下。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應該對學生學習的興趣起到一定的激發作用,教師在內容的選擇以及設定上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選擇和設定比較有趣的內容,這樣就更有利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拿出最好的心態和學習狀態。但是很多教師都注意不到這一點,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給學生選擇枯燥的學習內容,又有著較大的難度,導致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沒有產生實效性的作用,而且降低了學生的學習效率[1]。
通常情況下,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重視能否及時完成教學任務,在時間分配上,將大量的時間用于自己對知識的講解,少量的時間用來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因此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安排上也相對較少。因此學生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很難取得相應的進步,對知識的把握也達不到預想的效果。有的時候因為教師安排的時間太少,導致小組剛開始對問題的討論,就不得不因為時間的原因中止,因此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根本達不到促進學生學習的效果,甚至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不利影響。
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同學之間的溝通合作來共同解決問題,做到互相提升、取長補短,這就需要學生在有較好的自身認知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具備更好的溝通協調能力。但是在小組合作學習進行的過程中,教師發現很多小組并不集體討論,學生各學各的,沒有對問題進行溝通,小組合作學習也就因此不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幫助作用。
對合作學習小組的科學合理構建,是實現小組合作學習良好效果的關鍵。因此在合作學習小組構建的時候,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雖然合作小組是臨時的,組員也同樣具有臨時性,但是教師仍然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層次等方面因素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劃分,確保每一個合作學習小組都有學習層次較高的學生、一般的學生以及較低的學生,在互助小組中形成分層化的結構模式,才是最科學合理的分配方法,實現小組中各個學習層次的有機結合,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1)創新合理性提問。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該設置更多具有開放性以及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在努力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能夠將自己的創新思維進行有效拓展。在實現小組合作學習最佳效率的過程中,在教師的提問方面,問題的創新性將會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從整體對問題進行把握,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之前,先將問題涉及的相關知識告訴學生,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之前先做好資料的準備,在實施過程中,教師通過創新性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對答案進行討論和研究,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進行[2]。
(2)開展具有實效性的合作。很多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認為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完全不需要自己操心,自己可以放松地去做其他的事情,對合作小組采取置之不理的態度,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認知。因為在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對問題的討論和解決也同樣離不開教師的合作與參與,因此,教師在合作小組之中應該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對學生進行提問,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在學生進行問題的深入思考與合作交流以及反思總結的過程中積極參與,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
(3)對合作小組適時進行評價。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詳細的討論,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來,并且及時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也更應該適時對小組進行評價。在小組對問題的把握、組員發言情況、問題的解決以及小組合作情況等方面進行適時的評價和指導。這樣可以提高小組的綜合能力,使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真正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幫助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在當今社會的教育事業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對于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而言,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對此,教師應該制定合理的策略,來實現小組合作學習在英語課堂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