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青
(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平順中學校)
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是理論性很強的一門課程,純理論教學不僅會使學生感到乏味和疲憊,還不利于知識的整合與運用,因此以良好的情景導入為開端,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課堂教學順利進行提供保障。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作為教學內容之一的中華傳統美德是道德與法治課堂情景導入的不錯選擇,而對于如何運用中華傳統美德進行情景導入,筆者認為教師可以著眼于引經據典、講美德故事和多媒體展示三種手段。
我們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博大精深,匯聚了祖祖輩輩的智慧。古往今來,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經典詩句數不勝數,因此運用中華傳統美德進行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情景導入時,大量的經典詩句就成為極好的導入素材。比如“走進法治天地”這一單元的最后一部分涉及愛國的內容,我在課前認真總結了體現愛國的經典詩句,課堂導入的時候給大家朗誦了出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然后我讓大家思考這組詩句有什么共同點,它們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精神,經過思考,大家都感受到這幾句經典詩句中體現的愛國精神。再比如“青春時光”這一單元涉及自立自強、志存高遠的內容,我在課堂上又用了一組經典詩句來進行導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樣的方式很快就引導大家走入了自強自立、志存高遠的內容中。教師在課余時間要注重積累整理經典詩句,課上通過引經據典的方式,運用中華傳統美德進行情景導入,這種方式可以快速而自然地導入教學內容,不僅弘揚了傳統文化,還可以使學生積累更多文化知識,是情景導入的不錯選擇。
我們從小到大聽說過來自古今中外的許多故事,它們中有許多內容都涉及中華傳統美德,因此在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搜集有關美德的小故事,積累眾多素材,在課堂上以講美德小故事的方式進行情景導入。比如“網上交友新時空”這一單元的主題是誠信,課余時間我挑選了兩個有關誠信的小故事,并在課前導入時講給了大家。第一則是曾子殺豬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到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殺豬給你吃?!逼拮訌氖袌龌貋砹?,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的?!痹诱f:“絕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本來不懂事,要照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F在你騙他,就是教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于是曾子把豬殺了。第二則是流傳廣泛的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不慎砍倒了一棵父親很喜愛的櫻桃樹,他勇敢地承認了這件事并得到了父親的諒解。兩則小故事不僅引出了“誠信”一詞,還讓學生很快認識到誠信的重要性。以故事的形式進行情景導入,形式輕松自然,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還可以更好地迎合他們愛聽故事的特點。
多媒體技術早已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并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跟上社會潮流,善于利用新技術。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圖片、音頻和視頻,其生動直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比如“在集體中成長”這一單元,內容是促進個人與集體的和諧發展和共同進步。課堂導入部分,我先給大家展示了班集體拔河的圖片,然后給大家播放了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并把歌詞發給大家,最后給大家播放了小視頻——三個和尚的故事,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我讓學生思考剛才展示的圖片、歌曲和視頻在內容上有什么共同點,然后猜一猜這次課堂教學的主題是什么。學生早已被這些多媒體技術帶入了教學內容中,因此很快明白了我的意圖,總結出了集體和團結的主題。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有關中華傳統美德的圖片和音頻、視頻,以這樣的方式進行情景導入,比教師利用語言進行導入更加直觀,帶給學生的刺激更強烈,因此也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總之,經典詩文、美德故事和多媒體只是運用中華傳統美德實施情景導入的三種有效途徑,還有很多其他的導入方式等待教師耐心發掘。筆者相信,只要教師勇于創新,巧妙地利用生活素材以及自己的教學經驗,一定會在運用中華傳統美德進行情景導入時做到游刃有余。
[1]馮華美.如何優化政治課堂[J].現代教育,2014(Z3).
[2]潘超.創設情境,優化政治課堂教學[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