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艷麗
(華亭縣第二中學,甘肅 平涼)
課堂教學評價是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互動參與評價的活動。評價范圍包括教和學兩個方面,它們的價值在于課堂教學。根據課標要求,高中地理課堂教學評價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質、促進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改革。重視地理課堂評價,就是為了向這個目標邁進。
教學過程應是學生和教師交互作用的過程。通過課堂觀察發現,課堂中有的教師對學生不評價,或者為了趕教學進度,想起來了評價,想不起來不評價。課堂評價可有可無,地位低下。
有些地理課只有一種評價,那就是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是看不到的。這樣的課堂氣氛既枯燥又沉悶,學生顯得很被動,課堂的效率很低。
課堂教學評價隨意,缺乏設計,評價不及時,要么超前,要么拖后,抓不住學生表現的亮點,使課堂缺乏生機。在課堂評價過程中,一些教師給學生的評價語言形式化,“不錯”“可以”“大家說得好”等評價語言是老師的口頭禪,即使學生做得不好,老師也會給予肯定。這種樸素的、普通的、隨意的評價,對學生沒有起到激勵和肯定作用。
課堂評價是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靈活多樣、真摯有力的評價方式,可以使學生感到輕松愉快,使課堂生機勃勃。如何在地理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呢?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在課堂上討論和探究。當學生提問和回答問題時,教師應該認真關注學生,對學生的閃光點進行充分的肯定,激勵其他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使課堂評價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1)鼓勵學生自我評價。高中地理課程注重與現實的結合,要求學生在地理事實的梳理和分析基礎上,運用基本地理原理,探索地理過程、地理原因和地理規律。在課堂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客觀的評價,肯定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同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措施。這樣做,不僅使學生獲得成就感,而且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一舉兩得。
(2)嘗試讓學生互評。自評可以幫助學生完善自己的學習過程,同學的評價可以讓學生虛心進步。有句話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自我評價并不總是能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處。因此,相互評價至關重要。通過相互評價,我們可以找到自己的優勢,發現不足,迎頭趕上,共同進步。這樣做,還有利于學生形成接受他人意見的習慣,獲得長足發展。
(3)課前教師組織學習成果展,正面評價。課前,我們可以挑出一部分作業、習題或者筆記完成較好的學生,利用投影儀,展示給其他學生。這樣做既能保持被展示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激發了其他學生向優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被表揚的學生獲得優越感,同時促進其他人的學習。
(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哪一部分內容的完成進行評價,要采取什么樣的方法,都要在教學設計時計劃好,不能隨意評價,更不能無目的地評價。(2)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評價要及時,不能學生一張口就肯定,也不能等教學任務完成時再集體評價。當學生還未完整回答問題就評價,會讓學生覺得飄飄然,教學任務完成后才評價又會讓學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及時的回應和應有的尊重,打擊了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3)一堂好課的關鍵在于教師用真摯的語言和真摯的評價感染一部分學生。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的第五條提出應側重于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的結合。因此在地理課堂上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小組合作評價機制,以小組記分的方式,記錄學生課堂問題的分析、表述過程的完成情況,并給予相應的分數,促進學生的學習。
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猶如大海上的一座燈塔,照亮了學生前進的方向。因此,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更加努力,充分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使教學之路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