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兆吉
(甘肅省臨夏縣橋寺中學,甘肅 臨夏)
在實施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成績有著直接影響。而在此階段學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數學邏輯性有所增強,所以如何有效提升初中數學教學質量成為廣大初中數學教師一個重要課題。
首先,教師應當要科學制定全面、詳細的預習方案,確定正確的預習目標讓學生能夠明確其預習方向,從而讓其能夠掌握預習的根本目的。與此同時,在做好預習工作時,還應當要確保預習內容的完善,需要結合學生具體學習需求以及相應能力來合理編制針對性的預習方案,如此一來,方可切實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對三角形的內角和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安排兩種課前預習任務,要求數學基礎比較扎實,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在掌握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的基礎上,了解其具體證明過程。對于基礎一般,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則要求其掌握三角形內角,且能夠按照相關定理來講未知角的度數求解出來。其次,教師應當要采取科學的方法來對學生預習效果進行檢測。教師不但要做好預習工作,還需要對其效果進行檢測,以確保整體預習質量與效率。教師應當結合不同學生家庭情況來制定出有效的檢測方式。如若學生家長時間較為充裕能夠對學生工科進行輔導,且具有一定檢測學生預習效果的能力,則可以由家長來輔助預習檢測工作。如若家長沒有時間對學生功課進行輔導,或是沒有足夠的檢測預習效果能力,則應當安排組長學生的預習效果,且需要將檢測結果真實地反應在課堂上,讓教師可以有效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與效果。需要注意是,部分情況較為特殊學生,則需要由教師親自負責檢測其預習效果,如此切實有效預習效果檢測方式可以有助于學生預習效果的提高,進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首先,教師應當要根據各個學生特征來將其合理分成各個學習小組,盡可能讓全部學生均能夠在課堂上有所收獲。一般情況下可將學生分為學習較好、中等、較差三類學生。在實施課堂教學時,可以對三類學生進行合理搭配,從而學生學生上形成相互幫助的良好習慣。讓學習較好的學生帶動學習較差的學生,這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的教學難題,避免由于學生太多而照顧不周的情況。其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應當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如,通常,學生在剛開始上課時的注意力會比較不集中,這時如果教師能在課堂上適當地講些有趣的話題,往往可以引學生進入數學原理學習,讓學生快速地融進學習的氛圍中,這是一種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教學中的魅力。如,在當學生在學習“有理數的乘方”時,通過學生想象拉面的制作過程,像拉面館中的師傅用了一根很粗的面條,把兩頭對其合并然后拉伸,再捏合,再合并,再捏合,這樣合并幾次后,才可以拉出128根面條呢?這時的學生就會產生對數學深厚的興趣,從而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使得他們心理呈現強烈的反差現象,形成懸念感,進而激發他們對數學強烈的求知欲。又如,數學這本學科從一開始的形式就是抽象的。有的學生說數學很枯燥,不是概念就是公式,沒有一點感情色彩。面對此類問題的發生,只有利用對數學概念教學,才能讓學生意識到到數學之思維魅力所在。比如在講橢圓的概念時候,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物體是橢圓形象的實例,然后再問這些物體呈現的橢圓狀態都有什么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這時,教師再把橢圓模型拿出來讓大家觀察,學生會集中注意力進行思考最后發現真相得出橢圓的定義。這樣的數學教學方式,學生可以把學習當成一種享受,發掘到數學的抽象并不是數學學科的缺點,而是優點。因為只通過有抽象思維,才能夠把事物摸索得更清楚,也只有抽象形式,才能讓存在的內容變得更加豐富。
首先,教師應當要明確課后知識拓展方向,方能夠在跟不上行實現學生知識面的拓寬。其次,教師需要注重課后拓展工作的層次性,結合相應層次學生來落實相應拓展工作,實現因材施教。再者,教師需要重視擴展訓練的多元化,切實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而言之,要想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教師應當可以由課前預習工作、課堂教學以及課后拓展訓練等多方面著手,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來采取有效教學策略,切實實現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