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普勤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孟壩中學,甘肅 慶陽)
傳統的教師在教授高中生物的時候,不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的思維被束縛,只管讓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這樣的方式不僅不能使教學效率提高,也阻礙了學生發揮他們創新的思維。所以,要想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時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只要學生有自主學習的動力,他們的學習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因此,教師在教授高中生物的時候,應該使教學環境更加優化,使用新的教學方法,這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比如,教師在教授“白化病”的內容時,可以給他們講述一個關于白化病的故事,就是那個“月亮女兒”的故事:很久以前,在某個小島上,居住著很多位居民。這些居民都有些同樣的白皙的皮膚,和透明的頭發,而且,他們都非常害怕光,視力非常差,因此,他們在白天的時候就不會出現,隱藏起來,而到了晚上,當月亮升起的時候,他們就會出來在沙灘上載歌載舞,所以就稱他們為“月亮女兒”。講了小故事之后,學生就會有了學習的興趣,然后老師就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為什么這個島上會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呢?”這樣,也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于是,老師就可以在這時候為同學解答問題:“由于島上的居民長時間與世隔絕,就有近親婚配的情況一直蔓延,讓白化病的范圍也越來越大,人數越來越多”。所以,有趣的小故事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有探求知識的欲望,進而讓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有所提高,加深了他們對所學知識的印象。
學會預習,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預習還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教授高中生物的時候,教師應該刻意的引導學生,培養他們課前預習的習慣,老師也應該對教學內容預習,為學生做好榜樣。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讓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知識內容讓他們有更大的好奇心,因此,他們就會有對知識的探求欲望,這樣,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有所提高。第一,讓學生知道預習的意義是什么。預習學習內容能夠讓學生初步了解本節學習的內容,找到對自己來講重點和難點的問題,在聽課的時候有更好的側重點,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第二,在學生了解了預習的意義之后,教師順勢提出問題讓學生的預習做得更加有效,以這種方式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人的性別決定”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提出很多個問題:“為什么會出現性別差異?什么是染色體?性別和染色體的關系是什么?”通過提出這一系列的問題,會讓學生產生好奇心理而讓學生更加積極有效地分析和思考。第三,上課后,老師要求學生對自己的預習效果進行反思,并且學會自我評價。在反思自己之后,要學會改善自己的問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在這樣的情況下得到進一步提高。
教師在教授高中生物的時候,應該為學生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擺脫思維的束縛,可以暢所欲言,讓學生的潛力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有更積極的學習態度。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平均分配,在授課的過程中,經常進行小組成員討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讓自己的思維更加發散,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可以迎刃而解,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充分的提高。其次,教師應該學會與學生相處,經常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的想法與問題,在學生有需要的時候,積極滿足他們的需求,當學生遇到困難時,以積極的態度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學生處好關系后,可以讓課堂變得更加愉悅,學生的思維可以更加活躍,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會進一步提高。
高中生物應該從課外實踐活動中得到不斷的提高,因此,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參加關于生物知識的講座,與此同時還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環境調查或者寫生物的調查報告,這樣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參加不同的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知識面會不斷擴大,他們的動手能力也會不斷提高。例如,在學習“珍愛生命”的時候,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外面的單位進行學習,讓學生知道抽煙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并且讓學生學會收集整理歸納材料,并以此為課題寫調查報告。在這樣的時間過程中,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內容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理解所學知識,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授高中生物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學會把學生作為主體,讓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時候,發現學習的樂趣,使他們更加愛學習生物,使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