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常雄
(湖北省興山縣第一中學,湖北 興山)
本節課是我參加的高二年級德育活動競賽課,標題為“誠信為本,學做真人”。學校組織本次競賽的目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十星”校園,做“十星”學生。德育目標:正確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本次德育活動課得到專家和同仁的好評,以下是我就這節德育實踐活動課的成功點滴進行的分析和思考。
黨的“十八大”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時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因此我們選取“誠信”作為實踐活動課的主題,基于誠信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公民必須恪守的基本道德準則,也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準,緊扣時代脈搏,同時也契合高中階段“加強道德倫理教育,著重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的德育目標。
進入新時代,我們必須使學生認識到黨帶領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中小學生必須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校及教師必須關注意識形態對學生品德的影響,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為中小學生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
體驗是德育的重要模式,體驗以情景為依托,德育活動課的關鍵是創設具體的育人情境,在感人的情境中,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情感體驗,通過體驗,才能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獲得道德認同,進而形成道德素養。在本節活動課中,我從以下幾方面成功地創設育人情境,營造育人氛圍:
在確定了誠信主題之后,選擇歌曲《誠信中國》作為活動主題曲,由文娛委員提前一周利用自習課教唱歌曲,并且在活動課前齊唱《誠信中國》;人人參與,將學生分成幾個大組準備誠信故事,利用網絡收集與誠信有關的名言警句并請班級書法愛好者揮毫張貼烘托活動氣氛,準備過程也是體驗過程,更是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徑。
在本次活動中,設計三名家長錄制視頻探討誠信的含義,一名家長利用QQ視頻連線直播講述自己的誠信經歷,要求一名家長到活動現場暢談誠信校園建設的建議,通過家長參與訪談,加強了家校互動,增強了情感體驗,家校結合,以正確的價值導向引導學生。
結合期中“誠信之星”評選,針對考試作弊、愛慕虛榮、相互攀比、欺騙家長、為了逃避責任或達到自己的小目的欺騙他人等現象,修訂健全誠信之星評選條件和制度。在活動課準備期間,按評選條件評選兩名“誠信之星”,全班撰寫“誠信之星”頒獎詞,征集最佳頒獎詞并在德育活動課上公開頒獎。創設育人環境,樹立正氣,傳遞班級正能量,提升德育活動的效率。
通過全班學生簽訂《班級誠信承諾書》,增強學生履約踐諾意識。在本次德育活動中,特別設計了配樂詩朗誦環節,增強體驗,感受誠信之美,通過德育感受內化成行為動力。還設計了全班同學集體承諾簽字環節,“心以誠為本,人以信為基……誠信從我做起,我鄭重承諾……”目的也是創設育人情境,加深德育活動在學生心中的烙印。
在德育活動課的實踐中,為了避免活動流于形式、浮于熱鬧表層、缺少深度思考,活動評價方式和時機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次德育活動課中,我在評價方式拓展上進行了大膽的嘗試,我的做法如下:
每學期道德素質評價是綜合素質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之星”的評選機制是每學期兩次,并不是為了活動臨時評選,這樣,按制度和標準評選增添了活動的信度,也增強了德育活動的有效性。
評價類型體現學生的反思性評價和教師的發展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本次活動中的“自我反思”環節,要求學生“反思我們自己或身邊不誠信的行為和表現”,就采用了自我評價為主、互評為輔的方式。兩個因作弊道德素質評價不合格的特殊學生在活動課上被觸動,主動反思自己的錯誤,受到師生的贊揚,老師現場宣布兩個學生道德素質評價合格。評價增加了情感體驗和心靈感悟,促進了思想的轉變和道德價值的生成。
在本次德育活動活動中,我緊扣新時代主旋律,突出“誠信為本”的活動主題,多方位創設育人情境,利用多元評價方式,給學生提供了反思自我、互相啟迪、共同提高的空間,增強了情感體驗,激活了道德思維,生成道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