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琴
詩歌在我國的發展歷史十分悠久,對我國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因此,在目前的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詩歌的教學,重視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詩歌欣賞和朗誦能力。在詩歌教學中,融入朗誦這一環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樂趣,增添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和情感的掌握。
一、朗誦在詩歌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1.朗讀能培養學生的語感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的語言能力更多的是依靠語感的提升來提升的。語感的提升,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語言直覺思維,能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言的含義,判斷語言的正誤,鍛煉學生的理性思維。反復的朗誦經典著名詩歌,能夠更好地讓學生理解名家的經典語言,從而學習經典語言的語境和深層含義。通過對文章的朗讀,體會文章語言的運用技巧,從而學以致用,形成了一定的語感之后學生就能夠自主運用,從而提升語言能力和語文素養。
2.朗讀能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
在朗誦中,需要學生正確的發音和豐富的情感運用。因此,對詩歌的朗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學生的普通話能力培養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工作之一,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和責任。學生普通話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必須通過多讀多練,才能有一個較大的提高。在詩歌教學中盡可能多地增加朗讀這一環節,能夠促進學生的朗讀聯系,促進學生用普通話正確地朗讀,形成普通話朗讀的好習慣。
3.朗讀可以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詩歌的朗讀,能夠提高學生對于詩歌內涵的理解和欣賞程度,幫助學生更好的去學習詩歌。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了解詩歌內容,在掌握詩歌內容之后才能進行下一步的理解工作。學生們通過朗讀,能夠更加熟知詩歌的具體內容,在朗讀感情的運用中去分析不同詩句所蘊含的道理,這樣在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生對整首詩歌的理解。學生對詩歌的理解加深后,也有助于教師更好的開展教學工作,能夠順利的進行詩歌的講解,學生理解得更快更深。
4.朗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學生們通過經典名家詩歌的朗誦,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詩歌的通篇結構、表達特色,學習其中的表達方式,在日后自己的寫作上能夠有所幫助和運用。學生朗誦久了,能夠提高對詩歌的感性直覺,自己的腦海中也有了一定的積累,豐富自身的文學修養,增添文學氣質。所學到的詩歌可以應用到自己文章的寫作中,提高文章的質量和格局。
5.朗讀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朗誦是一門藝術,通過朗誦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修養,給人帶來美的享受。教師在教學中發揮好朗誦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樂趣性,通過組織學生分組、分段朗誦,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朗誦中學習詩歌的含義。有感情的朗誦能夠幫助學習提起學習詩歌的樂趣,學習詩歌不再是枯燥無味的課程,而變得生動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質量也就會隨之提高。
二、將朗誦融入詩歌教學中的措施
詩歌的朗誦教學分為幾個階段,分別是:初讀,熟讀和深度,下面將對這個方面進行詳細的解釋:
1.初讀,把握詩歌韻律節奏
在初讀階段,教師只需要求學進行有感情的、清晰的、響亮的亮度即可,將沉悶的文字轉化成生動的聲音來展現出來。這個階段,教師要注意糾正和掌握學生的發音、語速、感情應用等,讓學生正確的理解詩歌的感情和意義。這個階段要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的學習講解,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和發音。
2.熟讀,掌握詩歌內涵意象
到了熟讀階段,就要求學生能夠流暢并且有感情的朗誦,既要表達出詩歌的情感,又要連貫、流暢的朗讀。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多次朗讀,熟練地掌握詩歌內容,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打好基礎。
3.深讀,深切體會詩歌情感
深讀階段是一個層次較高的階段,要求學生在朗誦的基礎上深刻地理解詩歌的內涵,在朗讀中,通過聲音、語調和手勢動作的運用,來表達詩歌的深層含義。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讓學生體會到詩歌的內涵,幫助學生有一個深層的理解,糾正學生對詩歌的一些錯誤理解。
詩歌的教學是語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都應當具備一定的詩歌賞析能力。將朗誦融入到詩歌教學中,能夠很好地提高詩歌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提高詩歌教學的質量,發揮詩歌對學生重要的作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