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春明
摘要 目的:探討鎖定鋼板治療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的療效。方法:收治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患者4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給予鎖定鋼板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治療。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鎖定鋼板治療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的療效顯著。
關鍵詞 鎖定鋼板;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療效
踝關節所處的部位比較特殊,從生物力學方面來說,其處于易損傷部位。而且由于近年來交通事故等意外傷害不斷增加,踝關節骨折的發病率呈現逐漸上升的發展趨勢,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身心健康。目前對于踝關節骨折最主要的兩種治療方法是切開復位和手法復位。在手術切開復位治療中,對于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得到了廣泛運用。為了討論鎖定鋼板治療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的療效,筆者通過選取在我院進行治療的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患者20例作為觀察組展開研究,給予鎖定鋼板治療;另選取同期在我院進行治療的20例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患者作為對照組,給予常規手術治療,對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0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患者40例,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0例。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2~74歲,平均(47.2±6.41歲。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23~72歲,平均(45.3±6.2)歲。比較兩組年齡以及性別等資料,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上可以用來比較。
研究方法:①觀察組使用鎖定鋼板治療模式。具體方法:對患者進行全身或硬膜外麻醉,幫助患者取仰臥位,上止血帶之后實施手術。切口取在患者腓骨后外側,將骨折的位置暴露出來,觀察骨折塊與移位的具體情況,接著把骨折間隙處的軟組織、小碎骨清理掉,于直視下實施復位,借助克氏針對骨折面做臨時固定,在骨折處近端鋼板螺紋孔內擰入普通的螺釘,用鋼板對其實施擠壓固定,在骨折處遠端平行放入拉力螺釘。撤掉克氏針,X線機透視下對踝關節骨折的復位具體情況進行檢測,并將鎖定的螺釘擰入其鋼板螺紋。完成外踝關節鋼板固定后,取內踝弧形切口,把軟組織剝離,將內踝骨折部顯露出來,實施復位,然后用空心加壓螺釘固定內踝骨折,結合骨折的具體情況進行下脛腓螺釘固定下脛腓韌帶。術后對患處進行加壓包扎,抬高患肢,進行冰敷消腫,對患者進行常規抗感染治療。②對照組使用常規手術治療模式,具體方法:對患者進行全身或硬膜外麻醉,幫助患者取仰臥位,墊高臀部。將切口取在腓骨遠端,暴露骨折斷端,利用螺釘以及純鈦金屬板內固定其外踝部位。內踝骨折以內踝尖為中心取弧形切口,延長切口與后踝骨折合并,將骨膜剝離范圍縮小并實施骨膜剝離,將骨折碎片清理掉,實施復位,并將兩枚螺釘打人后平行內踝關節面,骨折固定,縫合切口,使用石膏固定1個月。
觀察指標: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蓞⒖糓azur踝關節評價標準,共100分。①優:評分>92分,踝關節沒有腫痛,能正常行走;②良:評分87~92分,踝關節有輕微腫痛,基本能正常行走;③可:評分65~86分,踝關節有腫痛,活動時有疼痛;④差:評分<65分,踝關節有嚴重腫痛,跛行。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的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
統計學方法:把關于這次研究所獲取的數據使用SPSS 19.0版統計軟件實施處理以及統計,n(%)用來表示計數資料,(x±s)用來表示計量資料,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愈合時間、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觀察組住院時間比對照組要長,但其愈合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討論
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負重關節,是人體與地面接觸的主要樞紐,也是運動過程中的合力中樞。踝關節骨折是常見的一種骨折類型,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主要是下脛腓骨聯合水平以上損傷,在Weber-Denis骨折分型標準中屬于損傷比較嚴重的類型,給患者的行動帶來嚴重影響。常規手術治療的方法雖具有一定的療效,但患者骨折愈合的時間比較長,鎖定鋼板治療方法與其相比,優勢比較明顯,鎖定鋼板手術損傷小,內固定物很容易安放和塑形,且抗彎曲和扭轉,有良好的復位效果,能有效保護骨折處的軟組織和骨膜,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骨折愈合率。在本次研究中,對患者實施鎖定鋼板治療模式后,觀察組治療效果、愈合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鎖定鋼板治療Weber-DenisC型踝關節骨折的療效顯著,可加快骨折愈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康復速度,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手段,有良好的利用價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