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玲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已經成為了教學的重要目標。對于語文學科來講,所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學生很難提升學習興趣,語文課堂不夠活躍,導致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提升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視度,重視學生的興趣發展,提升初中語文教學質量。
一、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
近些年,興趣教學模式在中小學校被廣泛的應用,無論是在數學、語文等學科,還是在歷史、物理、化學等學科,興趣教學模式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初中階段的教育來講,很多學科知識比較枯燥,教學內容缺少連續性,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提升。語文學科是初中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已經成為了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一些教師結合多年實踐經驗,總結了很多提升興趣的教學方式。例如: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語文學科不感興趣,那么就很難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其他學科學習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培養初中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對策
1.引導教學,學有所樂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敲門磚,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更好的讓學生融入到學習中,提升學習狀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提前設計好導語,為學生打開快樂課堂大門。例如:在講解《走一步、再走一步》時,教師可以利用語言導入各位同學,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在問題和困難面前,我們該怎樣面對呢?是再接再厲,還是灰心失望,是迎難而上,還是退縮?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文章,所講述的就是一個性格膽怯的孩子,通過父親的引導和鼓勵下,戰勝困難的故事。各位同學想不想知道這個孩子是如何做到的呢?通過學習,大家就會明白。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思維會被調動起來,很多學生對于文章內容充滿好奇。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入導入、游戲導入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開展教學做好鋪墊。
2.樹立正確的目標,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存在兩極分化的現象。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無法提升學習動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傳授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消除自卑的心里,并確立明確人生的目標,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多種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習重要性,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僅依靠所學知識是很難滿足未來發展需求的,如果想要在未來更好的工作和生活,需要不斷的更新知識,積累知識,引導學生樹立語文學習的信心。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結合教學內容研究知識,重視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培養,通過素質教育引導學生領悟學習的道理。通過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滲透,在語文教學各大環節中加強興趣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分析課本中的人物特點等,引導學生了解知識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在教學中充滿感情,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
在教學過程中,如果在課堂上教師教學方式死板,會導致課堂缺少生機,學習氛圍壓抑。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滿感情,寓教于樂,教師需要掌握文章的風格,引導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課堂導入過程中,采用聲情并茂的方式,通過精彩的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文章已經,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在初中語文教學內容中,有很多的現代散文作品,具有很高審美價值,對于學生興趣培養有很大的幫助。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會為學生營造一種生機盎然的氛圍在高爾基的《海燕》中,為學生營造了一種斗志昂揚的愉悅感。用情感帶動學生,讓學生在良好學習氛圍中獲取知識。除此之外,還可以充分的利用教學工具,加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形象感,提升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是一種藝術形象再創造的過程,初中語文課堂就像一個舞臺,教師和學生都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對語文教材深入的研究,以此為基礎,通過生動活動的語言,吸引學生注意力,保障學生能夠主動聽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自身的儀態,自然大方,為學生營造舒適的環境,教師應當耐心的為學生講解只是,有效的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情境,將學生帶入到課文當中,讓學生能夠感受語文知識的魅力。
綜上所述,培養初中生語文學習興趣并非一蹴即成,興趣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的積累經驗。在我國古代教育中,學習最高的境界即“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結合學生實際需求,通過多種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為實現初中語文教學目標奠定基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