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全民健身,對于出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郭建忠來說,帶給他的不僅是強壯的身體,更是一種生活方式。如今已經60歲的郭建忠不僅身體很好,而且人也非常開朗。用他的話說,這都與堅持健身分不開。
對他來說,印象最深的健身運動莫過于每天做工間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廣播體操。“那時,每天固定的時間,不管是干部、工人,還是老師、學生,大家都會在一起做廣播體操。像我們工廠,有塊很大的操場,廣播操的音樂一響,大家就像聽到召喚一樣,紛紛跑到操場。有的單位沒有操場,就在樓道里、辦公室里做操。甚至連在農田中耕種的農民,也會在地頭上三五成群地做操。”對于廣播體操,郭建忠有著特別深刻的記憶。
前兩年,郭建忠退休了。退休在家的他有了更多的時間進行健身。每天到家附近的公園走上一圈,下午和曾經的同事去打場羽毛球成了他固定的健身項目。除此之外,夏天游泳,冬天每逢周末去爬爬山。在他看來,這些運動不僅健身,更健心。
健身在當下已經是非常火熱的一個詞語,一項日常要進行的全民活動。但是在60年代人的眼中,年輕的時候似乎還沒有那么重的健身色彩,也沒有對自己日常的運動做出這樣一個定義。今年54歲的蘇云霞出生于1964年,她說:“我們在上學的時候還是有很多運動的,比如女孩子一下課就非常喜歡去跳皮筋和跳房子,回家的時候也和胡同里鄰居家的小孩子一起跳。”

除了跳皮筋外,還有很多都是蘇云霞記憶深刻,并因此練就的一身童子功。她說:“除了跳皮筋,還有就是像滾鐵環和抽陀螺。原來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所以想要掌握鐵環不倒也是一門技術。而陀螺也不像現在市面上賣的那種帶燈的,都是需要自己用小刀去慢慢削陀螺,而且需要保持它一直旋轉并且去撞別人的陀螺。”
那個年代的人的童年似乎是在各種有趣的游戲中度過的,扔沙包、踢毽子、斗雞等各種活動,每天在快樂中保證了很強的運動量。游戲成了他們日常的“健身方式”。
對于20世紀70年代末出生的那批人來說,“健身”這個概念其實是在成年之后才漸漸進入自己的意識中。
39歲的劉健說,雖然自己現在是個比較執著的跑步愛好者,屬于健身人群中的一員,但他意識中的健身其實只是“玩”,尤其在他的青少年時期,大家對于體育運動的喜愛完全是出于天性。
劉健小時住在北京宣武門外菜市口附近,小學三四年級,他“瘋”了一般的迷上乒乓球,那時很多男生也都和他一樣,大家書包里除了書本外,乒乓球拍、乒乓球是必備的。“那時我們一下課就把課桌清理干凈,中間豎起鉛筆盒當球網,在小小的課桌上打上個幾分鐘就覺得滿足,痛快極了。”劉健說。
“除了打乒乓球,我也踢足球,當時土場、砂石場地較多,身上經常青一塊、紫一塊,不過只要自己不吭聲,父母也不會過多指責和干預。”他說,自己是幸運的,雖然沒有享受富裕的物質,但畢竟有過相對自由的童年,可以盡情釋放兒童的天性。
“兒時印象中的全民健身應該就是廣播體操、運動會,還有天橋下扭秧歌的爺爺奶奶了。”這是85后北京姑娘李馨然印象中的全民健身。
如今,全民健身蔚然成風,公園、廣場、小區空地上,廣場舞、交誼舞、健身氣功、太極拳、柔力球各類健身隊伍讓人目不暇接。
李馨然說,感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健身,整個城市的運動氛圍也更濃厚了。身邊很多親戚朋友都成了全民健身的踐行者,每天在微信里比拼走路步數,周末約著一起打球,人人都在為了健康、為了高品質的生活而堅持健身。“我特別喜歡清晨公園里的健身場景,充滿正能量。我家附近有個公園,每天早上特別熱鬧,聽說各支健身隊伍都是輪流使用場地,因為大家的健身需求太強烈了,要充分使用場地的每一分鐘,可見全民健身有多火爆。”
1998年出生的孫磊相較父母那一輩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更多,周邊的環境也更好,只要他想玩隨時都可以玩起來。隨著年齡漸長,孫磊見識到的東西越來越多,受動漫的影響他喜歡上了車模和戰斗陀螺,車模買了一個又一個,在家人看來都一樣的東西,到他那里卻是各不相同。
有一陣子周邊興起了輪滑熱,周圍的朋友幾乎都在玩。孫磊過生日時也收到了叔叔送的輪滑鞋和爸爸買的滑板。只要有時間,他肯定要跟朋友切磋一番。在孫磊看來,健身就是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運動的方式。
“我們這一代感知全民健身可能更多是來自學校的體育課,因為都還在上學。”來自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密云中學高一的學生廉正說。
“00后”的健身更多是和學校結合在一起,學校發展哪項運動,就自然接觸得多一些。除了在學校運動,廉正還會在每年的寒暑假和父母出去旅游,在旅游的同時開闊眼界,體驗更多的運動,“我去青島的時候看到了帆船帆板,一問才知道那里很多學生在玩。冬天的時候去黑龍江亞布力,看到了那么壯觀的滑雪場,也讓我覺得跟北京完全不一樣。”
此外,廉正也非常喜歡參加青少年的體育賽事,他覺得賽事給人的震撼和成長是多方面的。他認為在比賽中,那種熱烈緊張的氛圍除了能讓運動員受到鼓舞,增強體育鍛煉的熱情,而且鍛煉抗壓能力,對人生也大有裨益。“尤其是青少年賽事對全民健身的帶動作用其實是很大的。通過青少年賽事,不光觀眾能感受到運動的魅力,也感染了身邊的同學、家人,讓他們也變成了全民健身的一員,所以全民健身的群體通過這樣的賽事能夠不斷壯大。”廉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