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玉杰
【摘要】在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經過多年努力,社會經濟取得了良好發展,而在發展中忽略的環境問題在近幾年凸顯,人們的生活品質提高,環保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在環境保護工作中,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環境空氣監測,因此要在環境空氣監測中全過程實行有效的質量管理,并健全相關管理體系來保證管理效果。本文主要對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進行分析探究,并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
【關鍵詞】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4..01
環境空氣監測是系統性的工程,對其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可以使監測數據更具代表性、和完整性等,作為環境空氣監測的初始工作,現場采樣具備基礎性和核心作用。因此加強對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的研究是具有現實意義的,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1 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存在問題
現場采樣工作在環境空氣監測活動中占據著核心位置,但在環境空氣監測中的質量管理工作更多是對于實驗室內部環節進行的,而在現場采樣工作中缺乏足夠的研究深度,難以實現高效的質量控制。現階段現場采樣工作中,常用的質量控制手段為現場平行和全程空白等,很多監測站并沒有設置專門的管理人員,質量管理機構也無法發揮其應有的職能。此外,一些單位對現場采樣認識不足,認為是最簡單的工作而忽略了有效監管,難以保證采樣質量。
2 環境監測現場采樣質量影響因素
2.1 前期準備工作
在現場采樣工作開始前,要做好相關保護工作,其涉及內容比較多,以保障各項工作可以順利進行。前期準備工作出現問題的話,可能會在采樣工作中能夠出現問題,是不利于采樣、監測工作進行的。
2.2 采樣設備因素
在采樣工作中,采樣儀器設備也會對其質量產生重要影響。在實際采樣過程中,監測人員操作不當會對儀器產生影響,使設備發生損壞或混亂。同時在使用設備前,如果沒有對其校準,就會降低監測精度,而屬于設備維護管理也會出現設備故障,影響到監測工作。
2.3 采樣耗材因素
在現場采樣中,采樣耗材主要是指承載樣品的焊材,對樣品的檢測結果有很大影響,缺乏有效的采樣耗材管理體系,就難以保障樣品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監測結果的可靠性。
2.4 現場質量控制因素
在經過多年的實踐與研究之后,采樣工作不斷完善,在實驗室樣品分析方面的質量控制手段較為成熟,但現場樣品采集質量控制還不完善,主要是依靠監測人員自身經驗來進行,這樣一來就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危害到監測工作的公信力。
3 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流程分析
在進行采樣工作前,要首先確定采樣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并制定好采樣方案;準備好采樣所需的設備、器具等,發現會對周邊環境產生變化時,要進行適當調整,并報批;根據監測目的要確定合適的采樣點位、時間和頻次等,確定可以正確反映出被測物質的濃度水平和變化規律等,確保采樣品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采集后要盡快將其送到實驗室,輸送前要清點好樣品的數量,運輸中要防止樣品被污染和變質。
4 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措施
4.1 采樣樣品運輸保存質量控制
在進行環境采樣分析時,要根據樣品的類型進行保存,考慮到在長期存放中會受到生物、化學和物理因素的影響,使部分組分濃度發生變化,而使最終的監測結果失去真實性。采樣過程中要注意容器材質,可能會對某些組分產生吸附作用,要根據監測項目要求來選擇合適的采樣工具和容器,避免出現大的誤差。采集樣品結束后,要對需要冷藏的樣品進行合適儲存,并及時貼好標簽、填寫記錄單,存在特殊情況的要在采樣記錄上標注好。然后要及時送到實驗室,辦好交接手續和簽字確認,如果還不能及時分析測試樣品,就要考慮到樣品的穩定性,將其貯存在合適的環境中。
4.2 完善現場采樣質量管理制度
單位要完善現場采樣質量管理制度,現場要設置專門的負責人,對各個環節進行熟悉掌握,并安排人員進行質量監督檢查工作。現場質量監督人員要踏勘現場,審查設置的采樣點和采樣時段并確定現場檢查樣品管理制度合理,儀器運轉、吸附劑和采樣數量等進行審查,確保各項內容符合要求。
此外,要按照規范做好采樣記錄,對樣品進行妥善保管,并附上現場監測點的點位圖,以保證其溯源性。實施現場采樣科室內部質量例會制度,通過質量例會定期對采樣中不規范操作、管理不足之處等進行培訓學習,使監測人員的質量意識增強。
5 結 論
在環境空氣監測中,現場采樣工作具有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面對其中存在的影響因素,要針對性解決,做好質量管理工作,保障現場采樣質量,以推動環境空氣監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 李 洋.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32):19-20.
[2] 呂飛陽,汪旭倫.淺談如何加強環境現場監測和采樣的質量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5):65.
[3] 閔桂霞.環境空氣監測現場采樣質量控制的措施[J].房地產導刊,2018,(3):251.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