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廣能
【摘要】目的 分析在治療急性腦梗塞中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腦梗塞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阿司匹林治療)和觀察組(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各30例,觀察兩組療效。結果 組間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7%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1.5±2.9)明顯比對照組(17.5±3.1)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治療急性腦梗塞中,應用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腦梗死;療效
【中圖分類號】R74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腦梗塞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多發病,具有發病率高、發病急、病情進展快的特點,如果救治不及時,很容易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威脅[1]。腦梗塞多發于老年人,腦梗塞的發生與冠心病、糖尿病等有著較大的相關性[2]。對于急性腦梗死,及時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本研究就以60例急性腦梗塞患者為例,分析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的效果,詳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腦梗塞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其中,對照組男17例,女13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3.6±3.2)歲;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3~72歲,平均年齡(53.9±3.4)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頭顱MRI或CT檢查確診為腦梗塞;所有患者發病時間均在24 h內;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患者精神、意識均正常,可配合研究順利開展。排除標準:大面積腦梗死、合并其他重大器官疾病、精神疾病、對本次研究不配合等患者。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腦梗死常規治療和護理。
對照組30例患者給予阿司匹林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沈陽奧吉娜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5051)口服,100 mg/次,1次/d,連續治療30 d。
觀察組30例患者給予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阿司匹林治療方法同對照組一致,同時給予患者氯吡格雷片(樂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23115)口服,75 mg/次,1次/d,連續治療30 d。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有效、無效三個等級,患者肌力及神經功能基本恢復正常為顯效;患者肌力及神經功能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肌力及神經功能無變化為無效。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最高分為45分,分數越低表示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低[3]。
觀察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7%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
組間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1.5±2.9)明顯比對照組(17.5±3.1)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對比,治療過程中,對照組有1例患者出現皮膚瘀點、2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2例出現輕度牙齦出血;觀察組中有1例患者出現皮膚瘀點、2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1例患者出現輕度牙齦出血。兩組患者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針對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并未給予特殊處理,均自行消退。組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急性腦梗塞是臨床上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致死率,是威脅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疾病[4]。急性腦梗塞的臨床表現包括語言障礙、智力障礙、意識喪失、半身不遂等,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命健康。急性腦梗塞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血栓形成是導致該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5]。對于急性腦梗塞,如果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加以治療,那么就會導致病情惡化,進而威脅患者生命。因此,對于急性腦梗塞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是降低致殘率、致死率的關鍵所在。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常用的急性腦梗塞治療藥物,其屬于環氧酶抑制劑,對人體中的酶具有失活的作用,將阿司匹林應用到急性腦梗塞治療中,可以有效抑制患者血小板功能。但是阿司匹林對抑制血小板在損傷上皮中粘附作用不明顯,所以單單應用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塞療效不算十分理想[6-7]。氯吡格雷是一種新型抗血小板藥物。氯吡格雷不僅能夠抑制血小板功能,同時還可以不可逆地、選擇性的抑制血小板和ADP的結合。將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應用,能夠有效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并阻止患者神經功能、腦缺損加重,改變人體內的血流狀態,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使得患者得到有效預后及康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3.3%,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76.7%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將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腦缺損損傷,改善患者預后,降低致殘率、死亡率,提高治療效果。與單純使用阿司匹林相比,聯合用藥效果更加顯著。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神經功能缺損評分(11.5±2.9)明顯比對照組(17.5±3.1)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阿司匹林可以有效抑制環氧化酶,并組織血小板發生釋放和聚集反應,進而有效降低血栓的發生。而氯吡格雷不僅能夠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時還可以阻斷ADP誘發的血小板活化增強,改善患者血流變狀態[8]。兩種藥物聯合應用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神經功能,促進患者康復。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雖然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是均自行消退,未對治療產生影響,安全可靠。
綜上所訴,在治療急性腦梗塞中,應用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效果顯著,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神經功能,提高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痊愈,安全可靠,值得臨床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展波濤.阿司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治療腦梗塞的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8,15(09):74.
[2] 吉廷鑫.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09):101-102.
[3] 羅桂珍.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梗塞的臨床價值分析[J].北方藥學,2017,14(07):34-35.
[4] 王天鵬.阿司匹林聯合硫酸氫氯吡格雷口服液治療腦梗塞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21):67.
[5] 胡 艷.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腦梗塞86例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7,36(07):97-98+101.
[6] 張春芳.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短期治療急性腦梗塞的臨床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05):136-137.
[7] 李 蔚.急性腦梗塞采取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對患者血清PPARγ水平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06):44-45.
[8] 劉麗丹,田新瑋,劉文萍,李 靜,徐佳駿,彭顏暉.拜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在急性腦梗塞中的應用對CD-63、CD62P和PAC-1以及炎性因子、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響[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8,28(03):332-334+337.
本文編輯:劉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