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順中 全亞萍 王念 常華軍 吳平 吳年寶 秦磊
【摘要】目的 探討益腎補髓瘀痰同治血管性癡呆(波動期)的臨床效果研究。方法 選取2015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泰州市中醫院、住院患者72例,抽簽隨機進入治療組(36例),對照組(36例)。對照組予尼莫地平片,銀杏葉片,連續服用三個月觀察效果。治療組予益腎補髓化瘀滌痰湯,服用三個月觀察期療效。結果 治療組患者予較對照組取得較好療效,尤其智力及生活能力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予益腎補髓化瘀滌痰湯在臨床治療血管性癡呆具有很好的療效,值得推廣。
【關鍵詞】益腎補髓瘀痰;血管性癡呆(波動期);臨床研究
【中圖分類號】R2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36..02
根據血管性癡呆(波動期)[1]的特點,臨床主要表現為以臉上沒有表情,感到頭暈,喜歡睡覺并且不愿意動,痰和口水量變大,流口水,睡不著覺,也有大便困難,舌頭發白或者是發黃等,痰變得渾濁,心血淤積且流通不順暢,實邪慢慢變得很旺盛。也可能是時而頭暈時而頭痛,情緒不穩定容易生氣,口水變的很多或者是說話不利索,身體經常發麻又或者是舌頭黏膩這些現象。發現此期常見肝腎陰虧、風痰瘀阻等證候。臨床靈活運用辨證論治,予益腎補髓化瘀滌痰湯,醫治的結果很好,可以看到的就是變得聰明的一點,自理能力也變強了。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泰州市中醫院、住院患者72例。
1.2 納入標準
①病人的一系列的行為舉止和本研究中提到的病的是一樣的。②癡傻的一百八十天里面有過中風,癡傻的時間超過了三百六十天。③雖然人格的要素還比較完整,但是沒辦法準確的獲取外界信息,現象具有階梯的特征。④中風出現過多次,沒辦法以正常的狀態行走。⑤有很大的幾率后面會得腦血管這個病。
1.3 排除標準
①在意識這方面不正常。②不是因為這里提到的病癥而是因為其他原因得的癡呆。③某些地方病變使的其他的地方也出現了疾病,然后引發了癡呆。④精神上的一些問題。
1.4 治療方法
符合納入標準的72例患者進行基線評估,抽簽隨機進入治療組(36例),常規組中有36名患者。
常規組這一組的患者服用的是尼莫地平片。出自拜耳,編號是BJ07048,每片質量30 mg。病人一天三次,每次都是一片,時間是180天。另外也要銀杏葉片。出自揚子江這個公司,編號12022821,每片質量是0.5 g。患者在一天中吃三次,然后每次的用量是兩片,時間是180天。
治療組:予益腎補髓化瘀滌痰湯,每袋質量是150 mL。
方式是口服,一天則是吃兩次,時間也是180天。(益腎補髓化瘀滌痰方藥組成:水蛭5 g,桃仁10 g,生大黃5 g(后下),生蒲黃15 g(包煎),瓜蔞20 g,三七5 g(沖服),石菖蒲15 g,熟地15 g,山萸肉10 g加減:①痰熱腑實,加芒硝,枳實,厚樸。②有意識障礙,加服安宮牛黃丸,服3~5天。③大便稀,去大黃。④氣虛,加黃芪。
1.5 觀察指標
①ADL。總分數是一百,60分之上表示著可以獨自生活。在40~60分說明還不能完全的靠自己。20~40分幾乎不能獨自生活。低于二十分則說明完全不能獨自的照顧自己。
②MMSE。滿分是三十。27~30則可以知道是正常。21~26是些許的損傷。11~20只是中等的損傷。0~10就意味著是嚴重的損傷了。
③血液同型半胱氨酸、腦納肽監測。
1.6 療效觀察
療效標準及結果:所根據的是MMSE。病人醫治前后的分數值的差和病人醫治前的積分值的比值。大于0.2說明病情很大的好轉,小于0.2則是有了好轉,小于0.12的病情沒有變化。如果是負數那么病人的病情沒有變好反而是變壞了。
在治療組36例患者中,顯效22例,有效10例,無效4例,總效率為88.89%。對照組36例患者中。顯效13例,有效9例,無效14例,總效率為61.11%。兩組比較有明顯差異,治療組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1.7 統計學方法
選擇的SPSS是醫學上最權威的軟件,版本是17.0。其中定量的則是用均數土標準差說明,如果數據的分布是正態的話,那么檢驗方法是選擇t方法,否則的話就是采取非參數的方法。
2 討 論
如果患者的記性變差,那么診治的時候就要考慮是不是血管性的癡呆。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話,后期病人很有可能還會出現的就是認知的削弱了。越到后面,病人出現更多的其他不良反應,比如會出現幻覺,或者是精神方面出現不正常的現象。治療頗為疑難。
這時患者的表現除了心神會失用之外,腦髓也可能會失養。這個時候,那么病人的脾和胃很大幾率的有了一些問題。容易忘東西這一點,可以從內徑里面找到更好的解釋。而《靈樞》的大惑論有這么一句“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余,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于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素問》里面說“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氣于筋,食氣人胃,濁氣歸心,淫精于脈,脈氣流經,經氣歸于肺,肺朝百脈,輸精于皮毛??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解釋一下就是食物進到人們的體內之后,首先脾和胃會進行處理,然后一些會被肝吸收,還有心也會吸收一些,使經脈得到供給,最終會集中到肺部,然后皮毛也會受益。簡單來說就是脾和胃把人們吃進去的食物中的精華送到心和肺中,然后再送到全身。一旦脾和胃工作不正常了,那么食物不能被吸收,心和肺得不到營養,人就容易記性不好。《素問》里面還提到“五味人口,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自生,神乃自生。”如果心氣長時間虛弱,那么心神就會失用,最終認知就會變差。歲數越大,人的腦髓也會變弱。大腦在我們人體中有著非常關鍵的用途,是我們最為關鍵的構造。人處于年老的階段的時候,肝臟等器官就會慢慢的衰老,腎氣也會慢慢的變少不充足,大腦就會因為這個而變得遲鈍不如以前,表現在外面也就是癡呆了。要想避免或者是改善這種癥狀就要注意肝腎等器官的修復,從而大腦也就不會遲鈍。相反的是,《內徑》中的觀點則是脾胃。在《靈樞》中可以看到“谷人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是謂液。”《靈樞》還說到“五谷入津液,和合而為膏者,內滲入于骨空,補益腦髓??”這幾句話的觀點是脾胃如果能夠正常的消化食物,那么大腦才可能得到該有的營養。所以當脾胃消化食物受到了阻礙的話,大腦也就沒有足夠的糧食。
在邪盛的同時也有正衰的出現,這就是生病的內在原因,而具體的地方就是人的大腦。《素問》里面有說道“年過四十,陰氣自半。”歲數較大的人出現VD的幾率就大一點,因為他們很有可能腎氣不足,髓海受到影響,沒辦法為大腦補給。也有理論說如果人們體內存在淤血,那么記性也有可能變差,覺得 “氣血凝滯腦氣,與臟腑之氣不相接” 這些引起了癡呆。在這里,VD歸為癡呆,是病人的腦血管發生破損原因。如果病人發生了中風,那么就很有可能出現,同時氣虛并且體內有血瘀的話也有可能。中風的人一般下體癱瘓,說話不利索,還有就是癡呆。下體癱瘓意味著多數時間躺在床上,慢慢地就會出現氣虛。所以一旦肝等器官不正常工作的話,癡呆也就是最后的結果了。還有中風是對人影響較大的病,持續的時間也很久,病人的元氣缺失,那么氣虛還有血瘀的就更厲害。最終病人可能情緒就會不正常,比如臉上沒有表情,精神不振,說話不利索,智商變低,記性也不好,注意力也沒有辦法集中等等,總的來說就是病人認知的能力降低,智能不斷的降低。
因此,中醫上的觀點是將氣虛,血瘀和痰這幾點作為VD的根本原因。發生癡呆的病人氣血會變得虛弱,腎氣也會減弱,然后大腦沒有得到營養,最終就是癡呆。還有長期勞作、情緒方面的不好讓身體里面的器官沒辦法正常運作,然后導致了淤血,肝氣出現郁結,上火,心神就會失用,最終就是癡呆。因此,中醫里面說要想把病給治好,首先就是腦腑。大腦如果正常工作,那么記性也就不會受到影響。“人之記性,皆在腦中”。
參考文獻
[1] 王永炎,張伯禮.血管性癡呆現代中醫臨床與研[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49.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