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蘭
摘 要:公共圖書館導讀其實是對人民群眾文化知識需求的探尋、引導及解答,為人民群眾提出的文獻信息要求提供保證,并逐漸創設出來一種富含人文內涵的學習環境。筆者依據實際工作經驗及相關文獻資料的記載,首先詳細介紹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起到的作用,而后介紹現階段我國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實際情況,最終提出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增強方法,希望可以對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效率及效果做出一定保證,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精神文明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讀者導讀工作;對策
一、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研究背景
公共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全民閱讀理念逐漸得到我國社會各個領域中相關人士認可的背景下,公共圖書館承擔的任務也越發沉重起來。不管是持有借閱卡的讀者人數,還是文獻外借數量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怎樣才能夠為讀者創設出來更好的閱讀環境,更好的為讀者提供閱讀服務,讓讀者可以在數量繁多的書籍當中找尋到自己需要的書籍,促使讀者的實際閱讀需求得到滿足,是公共圖書館實際運行過程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導讀工作是各個公共圖書館應當充分重視的一項工作。
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其實指代的是使用各種方法引導讀者高效的應用圖書館資源,促使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引導讀者確定下來適合自己的閱讀目標,并提升閱讀質量的一項讀者服務工作。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其實是相應我國全民閱讀政策的一項措施,也將社會教育基本職能呈現在人們眼前。導讀工作水平,不單單會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還是對圖書館發展水平做出評價的一項重要標準,直接關系到圖書館未來一段時間當中的發展水平及發展速度。所以在公共圖書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應當妥善完成導讀工作,以便于可以促使我國范圍內各個公共圖書館,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
二、公共圖書館的職能作用
(一)傳遞文獻信息職能
公共圖書館會收集、傳播井記錄人類活動發生的變化,并且將具備地方特色的文獻信息資源保存下來,是對人類活動歷時的見證,新時期全民閱讀背景之下,公共圖書館應當積極的應用各種新興媒介,通過互聯網、移動通信網絡以及數字圖書館等閱讀平臺,在地方政府開展重大事務決策以及專項研究工作的過程中,提供信息咨詢以及信息檢索等服務,還應當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提供商業信息數據及政策法規等服務,在我國人民群眾日常生產生活中提供和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相關的信息服務,在此基礎上可以將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傳輸職能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促使我國社會經濟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精神文明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二)促進社會閱讀職能
閱讀是傳播知識、傳承文明的一項基礎性措施。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推廣中起到的作用十分重要,可以使用各種閱讀引導模式,促使讀者在實際閱讀的過程中逐漸養成一定閱讀習慣,并在自身原有閱讀范圍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在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之后,辦館基礎設施逐漸完善起來,并且還得到了更多的活動資金,逐漸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展現出來館藏豐富以及閱讀環境優秀等特征。所以,公共圖書館應當不斷地對閱讀服務模式進行創新,在專業館員的閱讀引導之下,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閱讀推廣活動,促使人民群眾積極的參與各項閱讀活動當中,在我國社會當中構建出來一種全民閱讀的氛圍,為全民閱讀活動的效率及效果做出一定保證,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起到一定促進性作用。
三、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遭遇的挑戰
(一)傳統閱讀和數字化閱讀
依據我國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可以得知的是,我國成年國民紙質圖書閱讀量呈現出來一種逐漸減少的趨勢;接觸數字化閱讀的人群為58.1%,相較于往年來說提升了8.0個百分點,在相關調查工作當中,首次得出數組閱讀率超出傳統閱讀率這一調查結果。數字化閱讀一般是將片段型的淺層次閱讀放置在主體地位上,數字化閱讀的迅速獲取信息、不深入分析原理的快餐形式,能夠滿足全媒體時代之下追求迅速和新奇的特征,但是卻難以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入的去對各項信息的內含進行分析。雖然在短時間之內數字化閱讀是沒有辦法取代傳統紙質閱讀模式的,但是因為數字化閱讀的發展速度十分迅猛,這一點應當得到各個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重視。
(二)系統閱讀和碎片化閱讀
碎片化的含義就是將完整的東西破碎成各個碎片,其所代表的是傳統體系的消除,也是去中心化或者無中心化的具體表現。碎片化閱讀具備獨特的魅力,各種篇幅非常短的文章爭相呈現在數字化閱讀終端上,也將現代人日常生活的閑散時間占據。碎片化閱讀實際上是數字化閱讀的衍生產品,二者其實都是閱讀和時代相互融合之后形成的產物。但是閱讀實際上并不是碎片化的行為模式,需要相對來說比較穩定的時間,并且在穩定的時間之內深入的思考。假如人們沉浸在碎片化閱讀當中而沒有感知到,那么就會對自身的學習意志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假如難以準確的把握住碎片化閱讀的度,就會對人們的閱讀習慣造成十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會在人們走上全面發展道路上的過程中,起到一定阻礙性作用。
(三)自身缺陷及各個因素的限制
制約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順利開展的因素,除去上文中所說的幾個外部因素之外,還有自身的缺陷。
首先,圖書館導讀實際上是一項長期性工作,是一項沒有辦法短時間完成的工作,需要構建出來多位一體的長效機制。依據現階段已經形成的一些模式來說,導洞活動一般是在閱讀宣傳以及激發閱讀興趣的過程中應用,但是導讀工作的提升閱讀能力以及傳承文獻經典等作用其實并沒有發揮出來。
其次,因為暫時還沒有擺脫傳統圖書館的運營模式,館藏文獻資料的數字化水平不是很高,并且在館舍的影響之下,依然是會被動的等到讀者進入到圖書館當中,因為各個公共圖書館的分館數量不是十分充足,并沒有形成圖書館網的全面覆蓋,因此在節奏非常快的現代化社會當中,因為人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到圖書館當中閱讀,更加傾向于使用泡沫型閱讀模式,不利于我國構建全民閱讀型社會。
再次,閱讀交流反饋不是十分充足,導讀工作其實并不單單是通過活動或者解答來向讀者推薦圖書,更應當重視讀者實際閱讀過程中的交流需求,使用宏觀調研以及數據分析等措施,在不同時期當中編制不同類型的導讀策略。將導讀當成是一種對讀者精神層面上的陪伴,可以對導讀工作的適應性及效率做出一定保證。
最終,公共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水平呈現出來一種參差不齊的態勢,人力資源的調度不是十分科學合理。現階段大多數公共圖書館館員都會開展傳統業務工作,個人知識結構的單一性比較強,難以從變化比較強的信息當中及時找尋出來有效的信息數據,從而也就會對導讀工作的效率及效果造成一定影響。
四、公共圖書館導讀工作策略
(一)憑借人性化管理提升館員的導讀服務意識水平
公共圖書館實際運行的過程中應當使用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各項管理措施都應當將激勵放置在主要地位上,并且還應當關心館員的工作、生活以及思想上遇到的問題,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積極的幫助館員解決問題。盡可能多使用一些正向引導措施,促使館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及服務意識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館員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各項導讀工作當中,無形當中完成導讀工作。只有在提升員工思想素質水平及導讀服務意識水平,才可以對導讀工作的效率及水平做出一定保證,讓進入到公共圖書館當中的讀者可以享受到滿意的導讀服務。
(二)為各個讀者群體提供不同的導讀服務
公共圖書館是向社會大眾開放的,因此讀者群體的結構相較于其他各種圖書館來說要顯得復雜一些,需要面對不同年齡、職業以及文化層次的讀者群體。不同類型讀者群體的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實際上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同一讀者群體在不同時期當中的閱讀需求也是不一樣的。因此公共圖書館應當切實依據以人為本原則開展導讀服務工作,詳細針對各個讀者群體的實際需求進行分析,找尋出來正確的導讀工作出發點,積極的為各個讀者群體提供適應性比較強的導讀服務,促使各個讀者群體的閱讀需求得到滿足,并且還可以在讀者原有閱讀面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從而也就可以在我國構建學習型社會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五、結語
書籍本身其實是一種靜態的存在,其本身并不能夠讓世界發生變化,但是養成閱讀興趣的基礎上,可以促使人民群眾的思想境界和內含修養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學識及信念能夠幫助人們去改變世界。古今中外學者倡導的閱讀理念,一直到現階段公共圖書館導讀對人們的關懷,其實都是希望人們可以在優秀的閱讀環境當中養成一定閱讀興趣。現階段我國社會各個領域中相關人士越發重視公共圖書館事業,希望能夠在圖書館安靜的環境當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在此時代背景之下,有利于我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促使我國逐漸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上,最終也就可以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進程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張靖,譚麗瓊,李思雨,徐曉瑩,王小琨.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人力資源保障研究(二):路徑探索[J/OL].圖書館論壇,2019:1-9.
[2]蘇曉明.公共圖書館名人專題閱覽空間構建研究——以廣州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學研究,2018(20):10-13.
[3]馮云.改革開放四十年民族地區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成就與經驗[J/OL].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06):1-1.
[4]何光倫.落實新法典 建好館中特色館——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兼敘四川省圖書館李劼人、李一氓文庫設置[J/OL].四川戲劇,2018(09):170-172.
[5]李娜.淺談全民閱讀推廣與公共圖書館提高服務效能的若干問題[J].延邊黨校學報,2018(0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