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春 樊江濤
摘 要:不斷加強黨員的教育和管理是新時代的要求。高校大學生黨員是黨員隊伍中的重要力量,高校更應不斷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大學生黨員行為積分制不同于考核大學生黨員的智育成績,而是作為深化學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的手段,使學生黨員日常管理更加精細化和科學化,有利于規范和健全黨員教育管理長效機制,從而激發黨員隊伍的活力。促進高校學生發展。
關鍵詞:大學生黨員;行為積分制;教育管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共產黨要深入推進黨的建設,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大學生黨員是高校眾多青年中的先進群體,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肩負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國夢實現的重任。
在新時代,如何加強大學生黨員的管理,切實提高黨員培養的質量和標準,讓大學生黨員的作用發揮由無形到有形,促進大學生黨員隊伍素質的不斷提高,是高校普遍面臨的任務。實行黨員行為積分制,管理量化,既是實現黨員教育管理精細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的手段,便于管理與考核,也有利于調動黨員的積極性,使黨員“學”有方向,“做”有動力,是落實從嚴治黨的有效方法。
一、黨員行為積分制提出的背景
當前高校中仍然存在個別黨員和發展對象參與黨建活動的積極性不夠高、黨員先鋒意識淡化,以及黨支部難以精準考量黨員等問題,個別黨員入黨前積極上進,入黨后放松警惕,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再成為其追求的主要目標,思想上深層次的問題也就顯露出來。也導致了黨支部的“四難”,即“學習難組織、作用難發揮、考核難量化、成效難體現”。同時,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發揮不夠。黨員和發展對象在日常行為中,常常得不到支部有力的指導和組織,不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
為進一步解決黨員(包括發展對象)的再教育問題,進一步創新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調動廣大黨員立足實際,自覺按照《中國國產黨黨章》及發展黨員工作有關規定嚴格要求自己,在廣大同學中主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創先爭優作表率,爭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筆者作為分管大學生黨建工作的輔導員,在實踐中積極摸索,逐步推出黨員積分制管理辦法,制定了學院《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行為積分辦法》,制作了《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行為積分手冊》。使黨員和發展對象日常管理指標量化可統計,具體可比較,有形看得見、規范易操作,基本實現了黨員考核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
二、黨員行為積分制實施的路徑
黨員行為積分制是對學生黨員、發展對象的日常行為,對黨支部書記的履職行為,采取記錄積分的方法予以考察考核。日常行為是指參加支部學習和活動、黨員先鋒崗、志愿服務、幫扶同學、課堂紀律、宿舍文化和內務塑造、獲獎情況等能夠體現先鋒模范作用的行為。履職行為是指支部書記策劃、組織支部活動、開展黨員教育等支部建設方面的行為。行為積分成為黨組織量化發展對象能否按期發展,預備黨員能否按期轉正,正式黨員和黨支部書記年終考評的重要指標。全體學生黨員和發展對象采取自填手冊、黨支部審查評分黨員和發展對象,學院黨委審查評分支部書記的方式,表現積分作為評價標準定期公布,累計積分落后者按照辦法規定處理或者誡勉談話。
(一)黨員管理精細化
《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行為積分手冊》分為三部分,包括獎勵分評定標準、附加分評定標準以及懲罰分評定標準。黨員和發展對象可以根據自己的表現申請相應的加分。行為積分制讓每名黨員、發展對象每月都參與到自我考核之中。考核結果每兩個月公布一次,使每位考核人員能夠清楚地了解到與其他優秀者日常行為上的差距,及時改正,比學趕幫,共同進步。
(二)黨員考核指標量化
行為積分制實質上是對黨員和發展對象的思政表現的綜合測評,黨員的測評法理依據黨章,預備黨員的測評法理比照黨員。采取該方法管理的最大優點,是把黨員的每一項權利和義務量化為標準分值,通過“分”值累積,使黨員和發展對象的黨性、作風、奉獻情況得到數字化體現,實現黨員和發展對象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
行為積分包括除了學習成績外的幾乎一切工作、生活與活動表現,學院的團學青組織會把所有的活動公開告知黨員和發展對象,由其自主選擇。黨支部開展的活動則必須自覺參加,無故缺席者除給予通報批評外,還會有相應的減分。
行為積分制劃定一個基礎分(實踐中設定為80分),每項工作、活動和獲獎情況根據學院思政育人工作的需要和各年級的不同情況設定相應的分值,滿分100分,分值的增減取決于學生自我行為管理的優劣,發展對象、預備黨員考察近一年的累計積分,決定是否發展入黨或按期轉正;正式黨員考察每學年的累計積分,決定是否誡勉談話;黨支部書記考察每學年的累計積分,決定是否調整崗位。實踐中我們采取的辦法是,發展對象、預備黨員的行為積分低于90分的,則不予發展或轉正;正式黨員行為積分排位后10%的,必須主動約見黨支部書記和分管輔導員,并在老師指導下制定整改計劃;黨支部書記得分低于90分的,建議支部大會改選他人,本人須制定整改計劃,取消支部評選優秀的資格。
(三)黨員作用公開化
行為積分制采取每月支部內部公開,每學期學院張榜公布的方式,是黨務公開的一個方面。廣大師生通過公開的信息和積分,能夠直接了解黨員、發展對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情況,既促使黨員和發展對象嚴以律己,主動擔當,自覺接受群眾監督,又對廣大學生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樹立榜樣,學習先進。
行為積分制的輔助措施是答辯制度。學院先于支部發展會和轉正會,組織考評小組開展發展對象答辯會和預備黨員答辯會,針對《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行為積分手冊》的信息進行提問,考察黨員和發展對象的整改落實情況,核實日常行為的效果,也給予了申辯說明的機會。
三、黨員行為積分制考核取得的成效
行為積分制管理自2018年初實施以來,黨員、發展對象參與活動的熱情空前高漲,參與率大幅提高,黨支部開展黨建工作的主動性大大提升,在學風建設、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處處可見黨員的身影,處處可感受到黨支部的力量。
(一)黨員自身定位更加明確
在行為積分制的影響下,黨員、發展對象明確了自己應該履行的義務,積極投入到黨的建設與自我教育管理之中,積極參加“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紅色“1+1”共建、志愿服務、社會實踐、宿舍文化建設等活動。在今年與鄉村、社區、企業黨支部進行的共建活動和社會實踐中,預備黨員和發展對象積極報名,主動承擔,成為黨支部的先鋒隊、排頭兵,也獲得了共建單位的一致好評。黨員積極參加黨員先鋒崗,積極承擔新生晨讀晨練志愿服務,報名人數達到100%。
(二)黨員作用發揮更加顯著
行為積分制管理提升了黨員和發展對象尋標對標的主動性與能動性,服務奉獻意識明顯增強。黨員之間比著干,互幫互學,不吝請教,積極參與學風、班風和校園文化建設,他們掛牌“黨員宿舍”,深入鄉村,走進敬老院,打工子弟小學、開展志愿服務,積極承擔學業輔導任務,幫助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蔚然成風。
在行為積分的影響和群眾監督的壓力下,積分領先者在意保持,積分落后者急于補上,“后進”黨員轉變了對黨組織活動的態度,主動向黨團學青組織申請任務,主動提交整改計劃,全院黨員向優秀看齊、向黨組織靠攏,履職盡責,主動擔當,形成了你追我趕的生動局面。
(三)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明顯提升
黨支部書記是支部的核心,在行為積分制的影響下,支部書記也看到了其它支部的先進做法,感受到自身的責任,一改往日等消息等任務的作風,主動召開支委會商議黨建工作,積極組織黨建學習和活動,積極聯系團學青組織共辦活動,帶領黨員創先爭優,使黨員和發展對象有目標學,有活兒干,有地兒使勁,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號召力明確增強,效果顯著。
四、探討與啟示
在新形勢下,筆者不斷探索與實踐學生黨員管理新模式,通過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行為積分制來規范和管理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日常行為,并有了初步的認識。
(一)拓展黨員教育管理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為高校黨建工作確立了根本宗旨。高校黨建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要適應新要求,解決新問題,要大膽探索創新,充分發揮每位黨員的主觀能動性,突破思維局限性、形式單一性。黨員行為積分制可以精準管理黨員和發展對象的日常行為,使得支部生活更加具有活力,不斷以更新穎、更科學的方式規范和管理學生黨員及發展對象的日常行為。
(二)拓展黨員服務陣地
黨員行為積分制可以有效促進黨員和發展對象提升責任意識和服務奉獻意識,幫助他們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分考核實施以來,讓黨員和發展對象主動尋找服務對象,在不同的實踐中發揮作用,真正實現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先鋒模范。
(三)拓展黨員多渠道考評
在黨員考核評優中,要注重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主線,貫徹“解決了什么問題,達到了什么效果”的目標績效考評思路,建立科學完善的考核評選機制。黨員行為積分制可以清晰直觀地呈現黨員和發展對象的日常行為表現,可以提供科學和量化的考核成績,可以公平準確地推選優秀先進,促進學生黨員和發展對象創先爭優做表率,使其成為優秀的共產黨員。
五、總結
推行大學生黨員行為積分管理,是新形勢下高校加強大學生黨員隊伍的創新舉措,是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需要,是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有效方法。因此,高校根據自身辦學特點和黨建與人的實際需要,科學有效地設定黨員行為積分評價體系,提升黨員接受教育管理的積極性,提高黨員管理的科學化水平,讓教育管理更加有“力”,讓黨支部和黨員自覺創先爭優,讓黨建工作成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龍頭,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
參考文獻:
[1]王麗莎.積分制考核管理 提升黨員發展質量[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3).
[2]潘福中,林妙貞.高校學生黨員教育管理積分評從機制.[J].教育觀察.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