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維
農村基礎教育工作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農村基礎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雖然我省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農村基礎教育有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諸多問題,影響到我省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
問題:
一、師資缺口大,亟需補充優質師資。從長嶺縣現有教職工隊伍數量、分布及核定的編制情況看,城鄉中小學缺編問題比較突出,師資缺口大,重點集中在農村小學,個別學校已經出現因教師短缺而長期雇傭臨時代課教師的現象。高中和初中個別學校缺編。主要原因是十余年進少離多,加之每年因調動、退休、死亡等原因自然減員 170 人左右,亟需引進優質師資。
二、專任教師隊伍結構性矛盾突出。專任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失衡,老齡化嚴重,斷層現象凸顯。尤其是農村小學多數老教師面臨新課程改革,面對新的教學理念,改革創新意識淡薄,嚴重阻礙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師隊伍的可持續發展。
三、城鄉發展不均衡。從目前師資配置看,城鎮優于農村,初中優于小學,中心校優于村小,偏遠村小的師資狀況不容樂觀。因師資不足導致教學質量偏低,這也是農村中小學生源流失、紛紛選擇到縣城學校上學的主要原因。
四、學科結構失衡。整體看,體育、音樂、美術、英語等薄弱學科教師短缺,多數學校因沒有專業的體、音、美教師而由其它學科教師兼職;小學英語課自開設以來,缺乏本專業畢業的專任教師,大多是由其它學科教師改科而教。學科失衡嚴重阻礙著素質教育的推進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建議:
1、要嚴格把好教師入口關。在編制限額內,每年根據需求,通過公開招考等辦法,足額、擇優選聘優質的師范類畢業生補充到空編學校任教。提高特崗教師招收門檻,應招收全日制師范本科畢業生,并鼓勵他們到農村,尤其是偏遠村小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使農村學校能夠補充到高素質的新教師。
2、增加免費師范生數量。2014年我省在延邊大學、吉林師大、吉林工程學院、白城師院四所省屬師范院校招收免費師范生394人,錄取分數很高,四年之后畢業一定會緩解我省農村教師短缺的矛盾。但錄取數量少,院校少,覆蓋率低,很難滿足我省農村教師的巨大缺口。因此,建議增加免費師范院校比如北華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通化師院等院校,還可以增加錄取數量。我省師范院校多,本來就應該為我省基礎教育培養師資隊伍,應充分發揮其作用,各縣區都可以定向招生,增大覆蓋率。
3、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為了保障優質師資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干得好,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和機制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原來我省實施大專畢業生到農村工作浮動一級工資,8年后固定下來,再浮動一級。為了更好促進農村教育的均衡發展,應增加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或者實施低職高聘,以有效緩解農村教師隊伍嚴重缺失的局面,推進農村基礎教育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單位: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