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海平
摘 要:變電站是電網系統中的重要部分,變電站能否正常運行,直接關系著電網系統的安全。但是,變電設備在實際運行工作中,故障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電網的正常運行,因此,做好變電站的檢修工作尤為重要。基于此,該文闡述了變電檢修的現狀以及傳統檢修存在的問題,通過狀態檢修模式與傳統檢修模式的對比,分析了狀態檢修模式的特點及優勢,以供讀者參考。
關鍵詞:變電站;狀態檢修;傳統檢修
中圖分類號:TM63 文獻標志碼:A
1 變電檢修現狀
變電檢修是指對變電站中相關設備的檢查、維護以及修復。當前,負責變電檢修主要以電力部門為主,變電維修工作量巨大,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檢修現實情況不容樂觀。這主要是由于電網設備覆蓋面廣,大大增加了所需維修成本,加上一些檢修人員缺乏專業素質,檢修技能不強,這些都給變電維修增加了難度,亟待解決。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必須確保變電設備的安全性,提高檢修效率,不斷改革、創新,及時檢修,確保變電設備平穩運行。
2 傳統檢修模式分析
2.1 傳統檢修模式的劃分
根據進行檢修的時間,通常可以把傳統檢修模式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事故檢修模式。在變電檢修中,事故檢修模式就是指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所采取的維修模式。這種模式出現最早,屬于被動式的檢修模式,所采取的檢修方式也完全是出于被動的,大多是因為變電設備已經產生嚴重故障,無法繼續運行而不得不進行的檢修工作。電力設備出現了故障問題,導致設備不能繼續正常運行,檢修則是針對具體故障開展的,因此在進行電力設備檢修前,設備就已經存在隱患,但是直到設備出現較大故障,無法繼續運行時。才進行檢修,這種事故檢修模式會嚴重威脅到電力系統。
第二種是預防性檢修模式。由于電網的大面積量覆蓋和滿負荷運行,故障的發生概率明顯增加,而事后檢修模式又常常會陷入被動,這時就需要進行預防性檢修模式,以便掌握變電維修工作主動權。早期的預防性檢修模式大都采取定期檢修方式,因而也稱作定期檢修,應用也比較廣泛。預防性檢修有規定的檢修周期和項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電力設備的平穩運行,但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預防性檢修模式下一般會制定檢修工作間隔時間,并以此來安排固定檢修,但是這種模式不會考慮到具體的實際情況,而是進行全覆蓋式的檢修,因此會造成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而且在檢修工作中,如果操作不當,很可能會產生二次故障,因此這種檢修模式也存在不小的弊端。
2.2 傳統檢修模式存在的問題
不可否認,傳統變電檢修模式存在著弊端,歸納起來主要有幾方面:
第一,檢修目不明確。定期檢修是依據固定的間隔周期來進行維修,但這種檢修模式相對固定,不能全面地反應設備的真實問題。比如對于那些年頭比較長的陳舊設備,要適當地增加檢修次數,以減少故障發生。
第二,在實際檢修過程中難以掌握設備的具體狀態。檢修記錄的實時數據非常重要,它能客觀地反映出被檢修設備的狀態。但是,傳統的檢修模式卻沒有有效監測、保存檢修數據,這就使得檢修過程不夠全面準確,導致許多變電設備出現反向發展效應。
第三,造成資源浪費。預防檢修模式一般無法全面考慮到設備的實際情況,采取全覆蓋式的檢修,這種拉網式的檢修勢必會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上的浪費。此外,傳統檢修模式需要斷電進行檢修,這也會大大增加電網運行的成本,造成損失。
3 狀態檢修模式分析
3.1 狀態檢修模式的分析
狀態檢修模式,主要是指利用各方面的數據,并結合設備的具體情況,得出綜合性檢修意見,并據此來確立相應的檢修方法。從狀態檢修模式的具體內容上來看,狀態檢修模式的重中之重,能夠不間斷地對變電設備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并及時記錄變電設備的運行情況,發生故障時第一時間記錄故障數據,并對各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確定故障源并提供方案。檢修完成后,會持續對變電設備的運行情況進行觀測并記錄,并根據所檢測到的具體情況確定否需要二次檢修。
3.2 狀態檢修模式的特點
狀態檢修模式是依托信息技術、互聯網等技術、利用大數據綜合分析的全新的變電站檢修模式,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
第一,檢修具有主動性,通過定期維護來實現目的,可以有效預防故障,最大程度地避免變電設備發生故障。
第二,檢修具有針對性。基于狀態的維修是根據各設備的獨立運行狀態和故障情況來進行的,因此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傳統維修模式中存在的維修不足或過度維護的問題,既可以避免由于維修不足而造成的設備故障,影響電網正常運行,又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必要的檢修工作造成的資源浪費。
第三,消除潛在隱患。狀態檢修模式可以及時發現潛在的隱患,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避免問題由小變大引發故障。這樣,既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又能檢修潛在隱患,大大降低了變電檢修成本。
4 狀態檢修模式與傳統檢修模式的對比分析
電力設備在運行過程中難免會發生故障,這時及時、有效的檢修至關重要。上文中我們已經詳細地對傳統檢修模式和狀態檢修模式進行了介紹,下面通過對比分析狀態檢修模式與傳統檢修模式,找到2種檢修模式的差異,為現實檢修工作提供借鑒。
第一,從電網發展需求上看,狀態檢修模式,能夠適應電網發展快速、覆蓋面不斷擴大的現實需求。在現實檢修工作中,狀態檢修作為一種全新檢修模式受到了普遍推崇。盡管傳統檢修模式起步較早,也有明確的檢修方式、方法,但其卻缺乏統一規劃,無法滿足與日俱增的現實需要。除此之外,傳統檢修模式的成本也比較高,造成資源的不必要浪費。
第二,從維修依據上來看,傳統檢修模式是以設備是否能夠進行運行為依據,所采取的維修模式是基于設備的實時工作狀態。在電力設備的運行中,狀態檢修模式可以有效地彌補傳統維修模式的不足和缺陷。通過科學研究,可以準確地判斷維修是否需要進行。另外,在維修后,傳統的維修方法無法科學地評價維修效果,導致維修計劃缺乏科學性,增加了不必要的維修成本。與之相反,狀態檢修模式可以對設備進行實時監測,以設備狀態為依據,用事實說話,做出準確地判斷,并做好檢修工作,大大降低檢修成本,提升檢修工作的科學性。
第三,從維修理念上來看,相比于傳統檢修模式,狀態檢修模式是在傳統檢修模式基礎上的改革創新,印證了綜合檢修理念,有助于實現現代化運維管理,形成科學的管理制度。利用狀態檢修模式,能有效提升變電站的生產效率,最大程度減少使冗余停電時間,進而減少損失,確保變電站平穩運行。
總而言之,相比于傳統檢修模式,狀態檢修成本更低,可以有效減少設備故障,檢修理念更為先進,維修效果更好,有效彌補傳統檢修模式的不足和缺陷,最大限度地降低停電檢修時間冗長所帶來的損失,確保變電設備的平穩運行。
5 結語
綜上所述,設備的維護是電力系統順利運行的重要環節,其作用不容忽視。事故維修模式和預防性維修模式作為傳統維修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維修工作中起著重要和積極的作用。而狀態檢修模式作為一種全新的變電設備檢修模式,也在變電設備甚至是電網系統的檢修工作中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該文對兩種檢修模式進行了全面的綜合分析,旨在更好地了解2種檢修模式,找出各自的特點,通過對比分析,更好地了解2種檢修模式間的差異,以期在實際檢修工作中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利用好2種檢修模式的優點和長處,更好地指導變電設備檢修工作,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后勁。
參考文獻
[1]王康寧,田赟,杜軼楠,等.變電設備狀態檢修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電源技術應用,2017(3):96-97.
[2]李志華,李果,焦文濤.變電檢修中傳統檢修模式與狀態檢修模式的對比和分析[J].科技傳播,2017(2):79-80.
[3]高巖,白蕊.變電檢修中傳統檢修模式與狀態檢修模式的比較漫談[J].民營科技,2017(9):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