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江湖鎮江湖中心小學 廣東化州 525100)
作為現階段最好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要充分掌握和理解教師合作教學的理念和發展目標。合作學習不同于傳統的教學規則。這種教學方法強調了課堂的互動性。它要求教師分配整個課堂教學任務,把課堂任務交給學生,與學生交流,引導學生相互幫助、互相溝通,構建合作學習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
為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應該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應采取互補的原則。實現學習進度的第一步是最關鍵的一步是將學生分成幾組。該組的劃分不是任意的。相反,所需教師考慮各種因素后的分工。比如學生的成績、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學生性別等等都是教師在劃分小組時需要考量的因素,在成功劃分好學生的小組之后,教師還需要對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正確的定位,不論學生的成績好壞,都必須有其在小組需要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都需要為小組的強大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團建組建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各組學員自行劃定角色,并為其分配教學任務,同時要求在任務討論結束后將角色分配情況和任務討論結果以書面形式上交。如果一個小組安排好之后僅僅依靠學習好的幾個學生來進行競爭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要調動起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貢獻自己的力量。[2]
教師應從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需要出發,密切關注課程標準,明確目標,選擇課題進行討論。問題設計的內容必須科學,并非所有問題都需要討論,因為討論不能代替獨立思考。教師設計的問題不能太容易,學生張口就會,看起來氣氛活躍,學生容易形成思維惰性。問題設計蒼白、難度很低或難度過高都不容易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師設計的問題要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有利于集體研究,促進討論學習,因此要精選問題,把具有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或趣味性、生活性的問題,或熱點性、規律性的問題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載體。通過這些問題的討論,能引起學生在認知上產生矛盾和沖突的情境,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討論的熱情,使每個學生的高級思維得到發展。[3]
教師應該增強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的能力,應該使用生動、直觀和可視化的學習材料來輔助教學。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必須適當地分配并使用不同的教學技巧。由于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所以教師必須將教學目標分開,并為每個學生安排不同的閱讀任務。要注意發揮小學生的主體性,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伙伴關系,這種做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自主意識,在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通過閱讀課文,理解課文,進行小組討論,進而解決問題,達到理解文章主旨,消化理論知識的狀態,學生在學習書本知識的同時,也能學到書本之外的理論技能。教師要為學生創設小組活動情境,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只有學生親自參與到發現新知識的過程中,才能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把選擇權交給學生,尊重小學生特有的天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法和學習形式,同時給學生一個展示的平臺,可以舉行相關活動,在對學生的贊美和鼓勵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教師本身的示范性和引導性,教給學生探究合作方法和形成聽取別人思想建議的習慣,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此,教師要做的不是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而是培養學生在學習中主動發現問題,主動問為什么,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求知精神。
在教學中,教師不是知識權威的絕對領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導師和參與者。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應參觀各合作學習小組,了解各小組的學習情況,加強指導。在理解和指導的同時,教師還應該與學生一起參與小組的學習、討論和交流活動。開展平等對話,成為學生的好朋友,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這不僅增加了師生之間的友誼,也了解和掌握了學生的學習,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要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匯報、交流、評價。匯報一般由合作小組的組長匯報,其它成員作補充,匯報時要說明本組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學習結果以及收獲和感受。各組匯報、交流結束后,要組織學生對各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同樣先由組長發言,其他成員作補充,評價時要公平、公正、客觀,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小組匯報、交流、評價結束后,教師對各小組的學習情況要進行小結和總體評價,指出各小組的成績和不足,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中的得和失,以便他們在今后的學習中不斷改進和提高。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是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技能。教師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必須不斷學習和進步,探索創新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促進語文教育更好更快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