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綿陽市劍門路學校 四川綿陽 621000)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受我國本土語言環境的限制,不僅給學生學習帶來很大的困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英語教學活動的進行,起到不小的阻礙作用。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通多單一的教學手段,進行對英語知識的枯燥講解。在這種沉悶的學習氛圍中,不僅使學生喪失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英語教學事業的發展。另外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在授課時往往專注于對考試范圍內的知識點講解,而且很少在課上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教師忽略學生實際需求來進行的教學活動,不僅對學生學習積極性是一種嚴重的打壓,也在降低教學效率的同時,影響自身執教水平能力的提高。部分教師還經常把學生成績作為制定教學目標的首要條件,這不僅是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培養的漠不關心,也使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造成學習成績下滑的情況。[1]
莎士比亞曾經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币虼?,教師需要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利用互動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是提高學生英語成績的有效手段,也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完成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需要教育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學會獨立的研究解決,因為只有在思維不斷發散的情況下,才能對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起到促進作用。例如,在進行新起點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4 Ask for help”的教學活動時,教師根據教學難點句型“Can I use your...please?”“Sure,here you are./Sorry,I’m using it.”以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相互問候。教師可以利用身邊的物品與學生進行交流,雖然這個過程并沒有知識難點,卻能在對話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同時,教師也需要在進行互動交流時,幫助學生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興趣,也在學生進行課堂時間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英語綜合素質。[2]
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師通常在授課的過程中,專注于對課本知識的傳授,從而忽略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這就使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時,很難與學生對學習英語知識的實際需求相結合。這種情況不僅阻礙教學效率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英語教育的發展。同時受年齡階段限制,低年級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紀,因此總是會對各種問題產生探究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積極的解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遇到的難題,以便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英語知識。同時,也是對保護孩子好奇心以及思維拓展能力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師在講“Unit1 School Subjects”時,教師可以改變直接講解教學重點的授課方式,在上課前與學生進行互動:“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this subject?”“How do you learn this subject?”的方式進行對教學內容的引入,這樣不僅可以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也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英語作為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不僅要求學生擁有扎實的詞匯積累,也需要在實踐過程中,進行加強口語交流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在教室的空閑位置劃出一定區域作為英語角,要求學生在英語角里只能用英語進行交流。這種從側面轉換語言環境的方式,不僅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也在交流中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另外,教師也可以定期進行英語演講會、英語小品節目以及要求學生進行英語板報的創作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參與英語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也在提高學生口語交流能力的過程中,完成對小學英語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綜上所述,英語教學需要互動教學模式作為師生間有效溝通的橋梁。這不僅是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因此,教師需要積極的對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通過互動教學模式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從而在改善教學質量的過程中,推動素質教育的更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