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何氏醫學院 遼寧沈陽 110163)
俗話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惕;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一個人的行為舉止可以是非語言表達,也可以是人的副欲言,同時也是一個人內心活動的強烈影射與再現,所以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要一個人本身認識到,這就歸根于人的心理活動以及受什么樣的影響因素的刺激從而對癥下藥,究其本源,將一個人乃至中職學生扭曲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糾正回來,從而達到標本兼治,讓學生健康、陽光的成長。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同學找到心理老師,說他的苦惱,聊到最后,知曉此同學曾自殺過三次,老師頗為震驚,遂問其如何自殺的?此同學說“他就端盆水之后把自己的臉浸到里面”。相信如此荒唐的自殺方式你也應該忍俊不禁吧?但這說明什么?這恰恰說明我們的學生對“生”與“死”沒有深切的認識,現在社會無論未成年人還是成年人“輕生”的比比皆是,這種不珍惜生命的態度不禁令我們唾棄,我們不需要“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覺悟,同時也應認識到“死,有重于泰山和輕于鴻毛”何為“死”?死要有價值要死得其所,像雷鋒同志,又如董存瑞,又好比劉胡蘭,而不是荒誕無稽的放棄生命,蒲松齡曾寫下“有志者,事竟成,破斧成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加可吞吳”,越王勾踐寧為夫差馬前卒,任其踩踏也要存活下去,他為什么不為尊嚴而死?為何要承受如此恥辱?因為他要活著,活著才有希望,這就是生存之道,而現在好多學生因為與同學、父母一些想法與意見的不合,或者是他們所謂的“自尊”而選擇放棄自己年輕生命,這種對生命的褻瀆,枉為我們學醫的本質,我們是救死扶傷,懸壺濟世,是去挽救別人生命,首先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好比“尊嚴”,你要真的懂得尊重他人才能有自尊。
在青春期有逆反心理也是一個必經階段,但要如何平穩度過,而青少年又為何如此呢?首先當今社會網絡高速發達,而有一些黃色及對思想誤導嚴重的視頻還有流行在社會上的電影,電視劇對孩子心理的誤導較為嚴重,很多孩子結交網友和網友見面,這種現象十分常見,失去自我仍不自知,在最具活力的年齡迷失自己,成為以后人生的污點,長大成年后,每每回憶必后悔不已,同時他們形成了固有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對自己父母的培養與付出視若無睹,甚至有的孩子還做出大逆不道的行為,有的辱罵,有的離家出走,有的竟持刀相向或者拿自己的生命相威脅,孰不知此方式真是傷透了父母的心,父母的愛是這世間最無私的愛,他們只是盡自己最大努力給我們最好的,甚至有的同學還埋怨自己的父母沒有能力讓自己過上別人那樣的生活,但試問你父母讓你受凍挨餓了嗎?你的父母讓你衣衫襤褸了嗎?答案一定是肯定的。所以應該倍加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恩情,試問人真的有來生嗎?不如珍惜當下,所以如何讓孩子認識到這一點令人深思,當你大聲與父母爭吵的時候,想想那日日夜夜勞作的身影,當你不聽父母勸阻,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時,想想那一雙雙含淚的眼睛。
其次交友不慎,對一個人的影響也較大,有的學生向往電視劇里的故事情節,結幫搭伙,搞分裂,打架斗毆,在社會上到處都是,有句古話“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久而久之,沾染惡習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重則走上犯罪道路,古也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攻克心理防線,真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而不是人云亦云的終日逃課,上課睡覺、玩手機,所以如何讓其以正確的方式和方法交友也至關重要。
有的學生對人對事有自己的喜好,曾聽學生說過“我們喜歡哪個老師就聽哪個老師,不喜歡就不聽”,我想說,孩子,知識是無罪的,何苦因為自己喜好耽誤學習,得不償失,那些學生眼中認為對的事情,其實都是浮云,華而不實,只有愛我們的父母和學到手的技能和知識才最實際。
與父母之間的溝通障礙也是影響因素之一,父母疏于管制,忙于工作,只是片面表明關愛,讓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產生無助,從而走上下坡路。另外還有家庭因素,一些孩子來自于單親家庭,這樣不健全的家庭讓他們產生自卑感,也會產生墮落的感,自我放棄,走上不歸路乃至犯罪道路,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其實他們需要的很簡單,只是當自己做錯事有人指點明路,當自己有一定成績時能得到表揚,當自己失落時能得到安慰,僅此而已。
面對以上問題,首先應讓學生講出所困擾的問題或對待事情的看法,此為排毒階段,說破無毒,傾聽有時候可以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給學生增設心理學選修課和一些名師講座,讓其在課堂上通過知識和一些小環節讓自己敞開心扉,放松心情,排除煩悶,其次可以增設心理咨詢室,有專門的老師和學生溝通,去疏導學生,從而使其走出誤區,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最重要的還是做好學生父母的工作,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應父母和學生共同學習和研究,還有社會的幫忙,讓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用真心去,感化墮落天使,讓自卑自閉的孩子掃除心中陰霾,迎接每一個美好的明天。
衛校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難免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影響衛校中職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衛校中職接受的教育并非是高等教育,而是醫療衛生領域的教育,所以衛校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通常被學校所忽視,容易發生一些心理健康問題。衛校中職學生作為一名醫療衛生工作者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要有良好的醫療技術和醫療基礎外,良好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在日常工作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通過分析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背景,進而指出了衛校中職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闡述了當前衛校中職學生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例如,人際關系不適應,學生心理目標與現實生活出現矛盾,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最后提出了通過鍛煉了學生的能力,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及校園論壇等對策來提升衛校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希望對衛校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每一個人都會犯錯但同時每個人都有一次被原諒的機會,沒有天生的惡人也沒有天生的壞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天使,為了留住天使的微笑,請把彼岸邊緣的墮落天使挽救回來,讓愛充滿人間,讓快樂永駐,最后引用毛主席的話,讓學生更上一層樓,激勵前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