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大慶市薩爾圖區東風新村第四小學 黑龍江大慶 163311)
小學英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小學教學中重要的學科,這就為英語教學的質量提升提供了物質基礎。但從實際教學經驗上看,學生是否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思維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保障。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思維導圖式的工具教學,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步掌握思維導圖的學習工具,可以充分地發揮思維導圖作為教學工具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的優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形成發散性的英語學習思維,這對學生英語聯想的學習及創造力發展有著極為明顯的提升優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多方面滲入思維導圖的工具教學,以提升教學效率與質量。[1]
1.思維導圖將焦點全部清晰的集中于中央圖形之中。(2)思維導圖將不同主題主干當成是導圖的分支,由中央朝著四周發射。(3)思維導圖中的分支是通過關鍵圖形或是線條上面的關鍵詞組合而成,一些不太重要的主題則采用分支形式加以表示,依附于相對高層次分支之中。(4)思維導圖中不同分支結構形成相互連接的節點結構,所以,思維導圖外在形式呈現樹狀結構。在具體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握事物關鍵所在,并且采用聯想以及想象方法尋找到不同事物之間存在的聯系,再使用不同圖像以及顏色將相應的過程以放射狀形式呈現出來。思維導圖之中最為重要的便是關鍵詞、連線色彩以及圖像。[2]
英語單詞在英語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但是,如果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去識記數量巨大的英語單詞,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可以說是“難于上青天”。但是,我們可以借助于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學習單詞。如:在學習英文數字十幾的時候,教師可以將thirteen,fourteen,fifteen,sixteen,seventeen等這些含有-teen的后綴放在一起,讓學生自己學著去利用思維導圖,對這些單詞自己去比較和加工,做到能夠快速準確地識記這些單詞。當然,我們學習一個新的單詞時,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去聯想該單詞的反義詞、近義詞等來增強學生去理解和記憶單詞,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橋梁。[3]
在語言學科的學習中,聽、說、讀、寫是最基本的項目,英語寫作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科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小學英語的作文中,經常會出現的情況就是,學生沒有話寫,不知道從哪里寫起,對于寫作的思路一知半解。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正確的教學方法加以引導。而思維導圖,通過中心詞,以及一層層分支,可以給學生提供寫作的思路,讓學生感覺到可以將與之相關聯的多種素材運用到寫作之中,寫作其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這樣一來,就可以明析學生的思路,讓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興趣,進而夯實英語寫作基礎,為提升英語課堂效率提供條件。例如,在譯林版牛津英語小學六年級上冊Unit 4 Then and now中學習了一般過去時這一時態,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my summer vacation”為題,寫一篇關于7、8月暑假的事情。此時,學生就可以把summer vacation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詞,分支為:7月份、8月份兩個月,再將7月份進行分支,讓學生將7月份所做的有意義的事情羅列出來;同理,8月份也是如此。并將自己想要用于作文開頭或者結尾的單詞,填充在思維導圖之中,等到思維導圖完成之后,讓學生在各自的學習小組之中進行討論和交流,取長補短,并讓學生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完善和優化,之后,每個人根據自己所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寫作就可以了。將思維導圖運用到英語寫作之中,可以明析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4]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教師所采取的閱讀教學方法傳統單一、機械無趣,加之受小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水平的影響,導致閱讀教學一直是英語教學中的薄弱環節。而將思維導圖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使學生將注意力的焦點高度集中于中央圖形上,通過提取文本中的關鍵詞,學生能對文本的整體內容進行快速理解和把握,并建立一個清晰系統的結構框架,如此既能促使學生將學習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文本內容中,也能培養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復述的能力,進而促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獲得最大限度地發展和提高。因此,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可將思維導圖這一學習模式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以此來使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分析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5]
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通過應用思維導圖能夠使得枯燥乏味的課程學習更為豐富與多彩,可以把一些復雜問題加以抽象化處理,確保學生發散性思維得以發展,讓學生能夠擁有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同時也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思維導圖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能夠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改善學生學習效果,推動我國基礎教育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