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山鎮悅賢小學 廣東廣州 510880)
如何抓住數學學科的特點,捕捉好德育的有利時機,運用恰當的方式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教育呢?現淺談本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小學階段的學生十分善于模仿,尤其善于在學習過程中模仿教師的行為。不管好壞,他們都會在短時間內模仿學會,卻無法有效進行辨別和思考。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正確地處理和規范自己的言行,就很容易給學生留下負面的影響,進而影響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常常是嚴于律己,希望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 一舉一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上課時,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表達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整齊,書寫規范,在無形中給學生以美的感受,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同時也讓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此外一堂好的數學課前,教師充分的準備,課堂上采用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對每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以及幽默的數學教學語言,這些既能使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樂趣,又能 讓學生在心里產生一種對教師的敬佩之情,并從教師身上體會到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態度和責任感,這樣對學生以后的生活、 工作和學習有很大的推動作用。即使學生有什么錯誤的行為,教師也應該以說服教育為主,而不能采取簡單粗暴的體罰。小學數學教師要努力提升自己對數學這門學科的理解和領悟,進而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潛移默化間對學生的人格塑造產生積極作用。
數學課不同于其他課程,沒有一個固定的思想教育點,只能結合教學過程,適時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抓住每一個教學環節,每一個教學知識點,在教的全過程中,還要抓住有德育因素的一詞一句,一題一例,一圖一表,進行滲透。例如我在教授三年級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中“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有一個大西瓜,在母親節的時候,你準備怎樣分這個西瓜呢?”結合學生的回答,讓學生知道媽媽很辛苦,為我們付出了很多,引導學生要做一個孝敬父母的會感恩的好孩子。在教學圓周率時,我告訴學生圓周率是我國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的,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計算精確到小數 點后 6位小數的人。并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事跡,這樣學生在體會著數學知識的歷史悠久同時,又贊嘆著古代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堅韌的品質,從而激發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由此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又可以培養學生不畏艱難,艱苦奮斗,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最好的教育莫過于感人的教育。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映的活動,唯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從先生的話中,我們不難領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包括數學教育。可以說德育過程既是說理、訓練的過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的過程。如果我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適時以感情贏得感情,以心靈感受心靈,就能使整個數學教學過程成為師生情理互動的愉快過程,同時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如學習計算時,設計買賣情境進行引入,當發現學生在計算時出現錯誤,就向學生講清出錯就會給生產和工作帶來巨大的損失,學習時間單位的認識時,先向學生說明時間的重要性。如對軍事家來說,時間就是勝利,對教育家來說,時間就是知識,對醫學家來說,時間就是生命,對農民來說,時間就是糧食等,讓學生知道時間對各種人都有著各自的重要性,教育學生學會珍惜時間學習。又如,在用數學教學中,選用的題材也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像做好事,綠化種樹,節約用水,用電,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積極鍛煉等事例。這樣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工農業生產和祖國建設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中產生興趣,從而萌發了為祖國的強盛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的動機,激發出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熱情。
在一個人漫長的生活和工作經歷中,踏實嚴謹的作風和態度是其獲得成功和進步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要培養學生不怕困難,敢于求索的數學精神,培養學生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數學態度。在這方面,小學生常常有很多不足,如有些學生作業馬虎,或是計算不準確,或是書寫不規范等。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積極進行教育和引導,要讓學生知道“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如果在一項重大的科研項目里,一旦一個數字寫錯了,或者是小數點點錯了,都會給研究造成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優良品德的訓練要有嚴格的要求,要正確地積極地引導,從一點一滴抓起,既注意循序漸進,又貫穿始終。
1.培養學生專心聽講的習慣,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培養自控能力,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受外界干擾,不開小差,不搞小動作,認真聽講,積極探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2.認真書寫作業的習慣,作業時必須嚴格訓練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書寫整潔規范,圖畫符合要求,審題認真全面,計算耐心仔細,并能自覺養成檢查驗算的習慣。
3.注意培養學生敢于正視困難,戰勝困難的學習精神。學生在學習上遇到困難請教時,不是馬上給他們講解,而是鼓勵他們重新審題思考,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析,直到獨立解決問題為止,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培養了獨立思考,敢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應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因素,貫穿課改理念,從實際出發,切實把握學生的思想脈搏,撥動他們的心弦,使他們的心靈得到陶冶。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就能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