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南崗區和興路121號中實學校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0)
21世紀需要創新型人才,而作為教師則肩負著這一歷史重任,應當盡力做到把學生培養成具有創新能力、具有創造性思維的學習主體。傳統的英語教學方式呆板、枯燥,讓學生大量地死記硬背單詞,生硬地傳授語法知識,大搞題海戰術,導致學生被動地學習,或者學到的是“啞巴英語”,甚至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失去興趣,最后放棄了這一學科的學習。那么,如何讓我們的英語課堂充滿生氣,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英語、輕松學好英語呢?作為英語教師,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英語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我就談談自己的幾點教學體會和看法。
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去大膽嘗試,利用各種手段來激勵學生學習,把學生傳統的“被動式學習”千方百計地轉化為引導其積極主動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所以,課前導入顯得十分關鍵,教師可以根據教學目標及內容,精心研究,創設良好的導入環節,激發學生興趣。比如,在上課前的幾分鐘,讓學生們輪流每人每天講一則英語小故事或笑話(everyday English),語速要放慢,力求讓大家聽懂。久而久之,鍛煉了同學們的聽力,也給大家積累了一定量的語言知識。幾個月以后,可以讓學生們嘗試著自己寫故事,再講給大家聽,這樣既鍛煉了創造能力,又鍛煉了表現力。再比如,可以不定期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電影片段,然后安排學生改寫劇本,并以小組為單位,將影片片段表演出來。還可以把漢語小品、短劇中的對話編成英語對白,在“英語節”等活動上呈現出來,這樣一定會得到學生們的熱烈支持以及廣泛參與。英語的學習就不僅僅拘泥于課本,多種手段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大大提高了學習熱情與興趣。
教師應注重為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只有在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中,才能達到師生之間、學生之間良好、健康的互動,才能使學生產生敏捷的思維,培養自主學習、探究的意識。英語課堂的教學應動靜結合,語言是交流的工具,只有作用在“用”上,才會發揮出它的功效。所以,這就必然要求學生“思考進去、表達出來”。比如,我們在學習八年級上冊(教育科學出版社)第10單元Earth Day時,就可以采用讓學生廣泛討論、發表想法的教學模式。討論1:讓學生列舉出身邊的“污染現象”,引導學生把這些污染進行歸類----air pollution,soil pollution,water pollution等等。討論2:教師提出問題:What’s the solution for the problem? 完成這一任務,需要學生們的協作精神,可以分成小組討論,再由各小組派出代表進行回答,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培養了合作精神,同時還鍛煉了表達能力。我們應鼓勵學生大膽表達,或是借助肢體行為來幫忙,也要堅持下去。同時,也要鼓勵學生積極思維,勇于提出問題,大力開展課堂討論,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培養學生廣泛參與的意識,才能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創造條件。
有的學生背單詞時一個字母一個字母地背,有的學生反復地在紙上寫單詞,一遍又一遍,卻毫無效果。其實,背單詞除了要掌握部分單詞的構詞規律之外,還有其它的小妙招。比如聯想記憶法,當學生感到 “smell”和 “smile”分不清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把嘴角打開,“微笑”著去發出 “smile”的音。再有,關于“pronunciation”的動詞形式,我們可以告訴學生,因為我們要“發音”做動作,所以必須張嘴,這樣好像嘴型的 “o”就插了進來,形成了 “pronounce”。還有,拋棄一個 “s”就是 “desert”,多吃一些就是 “dessert”。合在一起的 “some”“time”就是時間點“某時sometime”,而分開的就是“一段時間some time”。這樣巧記單詞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們細細研究,就會引導學生帶著興趣去背誦單詞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們普遍喜歡唱歌,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唱英文歌曲,這樣也就無形中增加了詞匯量,讓學生“主動”地去積極背單詞。所以,課堂需要“創新”,學習方法同樣也需要創新。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放慢說英語的速度,讓學生聽懂我們的指令和要求。有必要時(尤其是在講授閱讀或寫作時)教師可以嘗試著只說“半句話”,剩下的語言讓學生通過語境去猜測教師的說話意圖,繼而把“后半句”補充完整。比如在講授八年級下冊(教育科學出版社)第5單元Animals Helping People這篇閱讀時,首先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學文章,理清條理,然后引領學生把握文章主旨,就可以采用“半句話”模式: “Some animals help people who are……” 學生經過閱讀,很容易找到答案 “physically disabled”,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記憶力,也引領學生抓住了需要掌握的 “key words or phrases”。再比如,講解書面表達時,教師可以這樣說:“When I……,I felt……”,學生就可以輕松答出 “When I received your letter,I felt excited.” 或是 “When I heard from you,I felt a little worried.” 這樣的回答不是唯一的,學生們可以自行發揮,廣泛參與,集思廣益,輕松就完成了一篇書面表達,鍛煉了思維和表達技能。這樣的課堂才落實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廣泛參與其中,大膽展示自我,既拓展了學生們的思維,同時也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讓學生在知識性、趣味性的課堂中,得到激勵,產生聯想,進而表現自我,獲取知識。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都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靈活多變的英語教學課堂,加上挖掘學生潛能的教學活動,兩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相信必能給孩子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學習的海洋中大膽遨游,汲取無限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