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懿張娜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深河鄉九年一貫制學校,湖北 十堰)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不可復制的個體,班級就是一個匯集無數不同個體于一體的場所,由于每個學生的自小成長環境、認知水平、“三觀”不同,使得班級儼然成為一個社會的縮影,這就決定了班主任的角色具有多重性。筆者在這里著重談論如何有效防范班級學生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
打架斗毆既違背道德規范,又傷害自己和他人,甚至會引發違法犯罪。教育學和心理學是教師從教的兩大法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更是成為一名稱職的班主任必要的精神食糧。教育學和心理學是兩門科學,是對現實案例和教育規律的濃縮和高度提取的精華,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必須掌握的規律。要想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需要班主任掌握必要的心理學和教育學原理,準確把握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思想狀況、興趣愛好及社會對他們的影響,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規律,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這樣的思想教育才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才是學生樂于接受的,也才是學生真正能夠內化為自己的行為活動準則并用于指導自身言行的。
《學記》記載:“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居學”,并提出:“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故以雖離步輔而不反。”意在要求學生學習與娛樂活動相結合,在活動中去釋放天性中美好的東西,去發掘生活之美,去感悟學習生活的美好。
班級活動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教育活動、教學活動、文娛活動等,開展時教師必須要有個整體的長遠規劃,有完善的籌備方案,有明確的目標指向。且要針對不同學段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精心安排和設計活動,并且精心組織與準備,確保活動順利開展。
一系列的活動可以為學生架起橋梁,密切了師生、同學之間的關系,使他們由相識到相知、相容、相助、相親、相愛,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增進了友誼,增強了合作意識,另外這些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舞臺、提供了賽場,培養了他們公平、合理的競爭意識,激發了他們拼搏向上的精神。系列活動還能培養學生當家做主、獨立自強的品質,從而減少學生間因差異而引發的系列矛盾沖突。
班級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矛盾在很多時候都不是由單一的矛盾引發的,更多的時候是很多微小的矛盾因未能及時有效地化解而導致“量變引起質變”的結果。所以,班級管理者要有一種高度警覺的意識,要隨時隨地密切關注學生的思維傾向,防患于未然。這就需要班級管理者不斷完善安全隱患防范預警機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應急預案,切不可“臨時抱佛腳”。具體地講,就是要將安全教育落實到常規化教育教學管理中去,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和危險物品收繳工作,成立班級安全信息員,發揮“學生管理學生”的互相監督作用,形成互相監督、互相激勵、共同進步的良性循環,同時在必要的時候充當老師的“耳目”,在第一時間及時了解情況,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班級管理工作當中,我們會面臨諸多“首例事件”,能否妥當地處理這些首例事件關乎班集體的穩定和發展。對待班級中出現的首例“打架斗毆”事件,班主任在處理時務必嚴肅認真對待。在處理這種事件時不能僅僅停留在事件的表面,而應認識到其深層次的東西:思想滑坡和自我約束能力下降。因此,不妨以此為契機對全班學生開一場安全專題班會,最好邀請家長參與,從思想上強化學生遵規守紀意識,努力爭取家長的支持配合,形成家校合力。同時對當事人從思想深處開展好批評教育,同時號召全班學生對其進行幫扶活動,幫助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督促其改正,促進其進步。
正氣能壓倒歪風邪氣。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當中,要有意識地弘揚班集體的正氣,從而來同班級內出現的些許歪風邪氣作斗爭。這就要求教師日常要抓住必要的教育契機,重視規章制度的宣講,遵紀習慣的養成,班集體自豪感、榮譽感、責任感的培養等。另外,群策群力,“人心齊,泰山移”,集體的力量是很大的。班主任還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以主人翁的意識共同參與到班級的建設中來。此外,在遭遇一些不便教師出面調停的事情時,不妨借助班集體的正面輿論力量,因為當事人很多時候往往比較注重同齡人對自己的評價和看法,班級的正面輿論壓力會迫使當事人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和思考,從而發現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進而進行自我批評改正。
班級管理永遠在路上,有效預防班集體打架斗毆事件的發生是班級管理者永遠不能忽視的話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經驗,進而推動班級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