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利
(長春市第八十五中學,吉林 長春)
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為主。在對初中學生展開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有效地學習數學知識,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水平。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引入問題導學法,就是要求數學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的過程中,對于問題進行分析,通過解決問題獲得數學知識。采用問題導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數學教學質量有所提高。
初中數學教學中,面對學生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的現象,教師并沒有根據教學需要調整學習方法,而是依然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教師在教學中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學生被動地學習知識,其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并沒有被激發起來。數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由于數學教學方法沒有調整,就沒有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質量,數學教學效率就沒有提高。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沒有充分互動,學生被動地聽課,課堂氛圍沒有被帶動起來。目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缺乏互動的教學模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融入課堂教學氛圍中。初中學生思維活躍,但需要教師予以正確引導,否則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上課的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就難以獲得良好的聽課效果,聽課的效率也不會提高。數學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沒有認識到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就不會對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加以正確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沒有積極意識,思維能力難以擴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探索精神便難以激發起來。
在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數學教師更為重視數學計算的教學,這就會讓學生產生誤解,認為所謂的數學知識就是運算,單純地用各種數學公式運算,并沒有認識數學概念的作用,使得學生錯誤地將數學的定理和公式作為解決數學問題的工具。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沒有理解數學概念,對數學知識就很難系統化理解,也不會找到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問題導學法對學生提出問題,將數學知識以問題的方式貫穿成一個脈絡,讓學生在循序漸進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數學教師在強調數學運算的過程中,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概念,了解數學文化,提高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在運算中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能力。
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學法教學,可以從問題的角度出發對數學知識進行分類,將具有共性的數學知識劃分為類別,掌握數學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討論解決問題的時候,有助于理解數學知識。采用問題導學法,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思路就會更為開拓,數學思維也更為清晰。比如,mx-2x>m+3 的求解中,推導出“(m-2)x>m+3”。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在討論中,當m>2時,方程mx-2x>m+3就可以轉化為:x>(m+3)/(m-2);當m=2時,mx-2x>m+3 無解;當 m<2 時,方程 mx-2x>m+3 可以轉化為學生通過討論解答數學題,學生通過獨立思維解決問題,學生會按照問題的思路不斷思考,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數學思維也得到培養。
綜上所述,初中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學法對學生展開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從中學習數學的有效方法,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就會有所提高。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不斷地思考問題,知識的探索意識被激發起來,在分析數學問題的時候,就會不斷地總結經驗,獲得數學規律,數學教學效率也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