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璐璐
(第四十四中學,遼寧 大連)
隨著對“知識內化理論”和“社會構建主義理論”的不斷學習,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再次被清晰地強調。如何借助教學視頻等現代信息技術,分解知識的內化難度、增加知識的內化次數,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對知識的自主學習過程,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幫助學生更快更好地完成知識建構,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運而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翻轉課堂”不是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是為傳統教學提供新方法,借鑒新思路。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占據課堂思維含量的主體,由教師來駕馭課堂,學生大多數情況是被動地聽講、機械記憶,這對學生的思維影響起到阻礙的作用。學生才是課堂活力的中心,一堂成功的課是學生愛學、學生會學、學生學會的過程。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將課前預習的指導性內容發給學生,將課堂真正地還給學生,讓學生課前有機會自學自測,有機會去利用課前的開放性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觀看教師布置的視頻微課反復琢磨知識點,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負起責任,并能客觀認識,明確自己在課堂上要解決的問題。通過翻轉學習的自主搜索知識過程,增進學生對課外化學知識的了解,增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動力,豐富化學課堂的容量。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給了更多學生表達自己的機會,借助課前預習可以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收獲、可以在課堂上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借助課堂提出自己的困惑。翻轉課堂營造了一個開放的、以學生的學習為主體的,旨在提升課堂效率的融洽的課堂氛圍,其根本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讓每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有所收獲。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流程清晰,益于學生理解和實施:在上課前,完成預習,課堂中進行疑難講解,課后進行作業反饋。課前學習基本內容;課堂解決問題,完成知識講解傳授,解決問題,將簡單概念延伸應用;課后針對課上的學習內容采取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如紙質測試、科普小文章、宣傳海報等多種方式。
教師的角色是塑造每一個有價值的靈魂。如何提高課堂效率,科學指導學生的學,需要教師深度思考學生學習時面對的主要困難來源。結合認知負荷理論,學生在探索新知時主要存在三方面認知負荷:內在認知負荷、外在認知負荷和相關認知負荷。內在認知負荷是由學習材料的難度和個體經驗知識決定的;外在認知負荷是學習過程中對學習沒有貢獻的心理活動引起的;關聯認知負荷是指幫助建構圖式和圖式自動化的負荷。結合化學的特點,教材內容具有的數量、種類、復雜性這些學習材料本身需要的內在認知負荷是無法改變的。但是由學習者內部因素引起的內在認知負荷是可以降低的,如果學習者頭腦中具有與學習材料相關聯的圖式,那么學習者就會產生相對較少的內在認知負荷。傳統課堂翻轉課堂和網絡課程相比,翻轉課堂中借助網絡的手段,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伴隨者。而學生成為真正的知識呈現者、傳授者。學生不再是傳統教學中的被動接受者,成為翻轉課堂下的主動探究者。
課堂上教師只需要給學生的課前自主預習搭建平臺,讓學生根據所學交流展示,適時給予恰當的指導,那就是促成一堂成功的翻轉課堂的首要任務。保留傳統教學里的優勢,借用板書、海報、課件等多種形式,豐富課堂內容,但與傳統課堂不同的是這些學習素材的籌劃者就是學生自己。借助教師提供的視頻、課件、圖片,學生會減輕關聯性認知負荷。課前自主學習和探索會幫助學生解決內在認知負荷,課上的交流、討論平臺,學生可以互通有無,解決外在認知負荷。所以,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真正的減負,降低了認知負荷,同時也是教師善于思考、會教學、懂教學的表現。
翻轉課堂的成敗取決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質量及問題反饋,所以課上這一環節需要教師重點關注。結合對學生自學情況的了解,教師及時進行二次備課。課堂上,教師給學生展示自己的空間,同時主導、引導學生進行二次自主學習,對個別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來解決學生在課前自學中暴露出的問題,同時還要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善于對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引導,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為突破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要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并講評,根據練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引導學生對知識及學習方法進行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學習活動。
翻轉課堂并不是對傳統講授式教學的一種顛覆,而是對傳統教學的補充和發展。“翻轉課堂”是在教學與學習方式上發生的變革,并不是為了信息化而強行信息化,微課等信息技術手段只是一種新穎的呈現方式,翻轉的測重點是要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借助教師布置的課前任務能事半功倍,為課堂教學節約寶貴時間。“翻轉課堂”并不是個陌生的新詞,它符合人的認知規律,符合感性認識的階段特點。翻轉課堂的本意是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地樂學愛學;同時,對于教師而言,能將簡單基礎性知識放在課前,讓學生利用自學的方式完成,將教師從重復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能更好地投入到課上、教學中發現學生更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指導,實現教師的會教善教。當然,以上觀點僅是我在實踐中的個人感悟,對于翻轉課堂的適用區域、適用學科、適用課節存在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等其他因素,希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能帶給更多教師以深度思考,用最恰當的方式成就每一名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