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第二實驗高新學校 吉林長春 130012)
班級的小組評價管理和小組合作學習,已經不是新的教育方法了,之所以在科技與思想迅速發展的今天,依舊被教師們運用在課堂管理中,就證明這種方法在課堂教學與班級管理中是十分有效的,但是這種有效的方法,并沒有達到高效利用,很多教師只是為了約束學生行為或者在課堂上做做樣子,沒有使這種方法切實有效的利用起來。
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因此在教育上也給了學校和教師很大的管理壓力,國外的學校班級人數大概在20人左右,而我國各個年段的學生人數是國外的兩到三倍,這樣一群龐大的學生群體在班級中,即使是老師很負責,也難免會有心無力,那么我們的學生注定會在教育上存在差異。班級小組的劃分,使老師把龐大的學生群體細化開,這樣在管理上就更加明確有針對性。無論是從班級紀律的提升到衛生的責任管理,都可以通過小組的方式進行評價,利用集體的力量制約學生不規范的行為,非常的行之有效。Sharan(1980)認為合作學習方法鼓勵學生在教師不直接干預下的參與。此外,細化小組合作學習,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學習,以及對待學習的積極態度,小組成員之間更加和諧融洽的合作關系以及對課堂任務進行積極地主體性意義建構。因此,可以說合作學習所產生的上述積極向上的效果與傳統的大班教師授課制產生了對比。 在課堂中,進行小組間的學習,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課堂上有思考和表達的機會,對于我們人數較多的班級來講,每天老師能夠叫到發言的人數是有限的,那么想讓老師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高效的進行學習,利用小組間的合作學習是最為有效的。但是現在我們的小組通常都是以一列或者一行作為一個單位,這樣的話學生人數較多,學習和管理起來無疑又會面對很多問題,只有通過細化小組責任,完善小組制度來解決。
基于我們學生人數較多的這一現狀,很多教師都存在著“一言堂”的情況,再者學習任務比較多,又怕講不完,所以整個課堂下來,很多時候都是老師在講,那么學生有何談發展思維,自主學習呢!班級的小組評比,大多數也都是老師在進行評價,學生根本沒有自主管理的意識,在班級缺少“主人”的意識。那么只有深入的去探究小組的合作與學習,才能讓這種方法真正起到效果,讓學生有“主人意識”、“管理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研究表明,一個人只有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價值和成就感,才能更加積極的去完成接下來的事情,從一年級開始,為了提高班級學生的課堂效率,我就把班級45名學生分成了12個細化的學習小組,每個組設立一名組長,除自己外,他只需要管理三名同學,這大大減少了學生的管理壓力,使組長能夠每天輕松的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一開始,組長只需要在課堂上拿著字卡檢測小組同學的學習狀況,然后匯報給我,從而讓我在每節課都有針對性的進行講解,也讓我在每堂課結束都對班級所有孩子的學習狀況進行了解,我經常對這12名組長進行培訓,針對他們在小組內遇到的困難和不足給予建議,這12名學生都是入校基礎較好的孩子,但是管理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幾乎為零,所以在讓他們負責一項工作的時候,孩子們都很開心,他們積極工作,遇到問題我們坐下來一起討論,想辦法處理,學會與人溝通,遇事冷靜并學會思考,可以說這12個學生一個學期下來,就已經成為了班級的中堅力量。一年級的下學期,班級的細化小組不僅僅可以完成識字任務,每天組長可以檢查學生衛生物品擺放、課堂上的識字檢測朗讀檢測,課間的安全游戲,每天的問題我可以第一時間掌握,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更加高效的完成課堂任務。
小組進行細化后,組長的任務會隨著任務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要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就必須要給他們自信。我校一直奉行體驗式教育,提倡讓每個孩子都有擔當,大大提高孩子的責任意識,小組中一共有四名同學,組長每天要在小組中選擇進步的孩子,讓他做組長助力,一起想辦法幫助其他兩個同學,并且遇到任務,組長會根據組內的學生情況,跟大家商討后,分給每個學生適合他的任務,每一名學生在小組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是被需要的,在我進行評價的時候,不會以個人的成績來進行表彰,而是以小組的團結合作的成績來嘉獎,并且要對進步最大的小組進行特別的獎勵,每當哪個小組的同學遇到了問題,如果是通過大家的思考與努力順利的解決,我都會在班級中進行表揚,所以班級的孩子沒有自卑或者被冷落的,成績好只是一方面,多元的評價,會使每一個孩子都獲得自信與鼓勵。現在班級的絕大部分事情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組長的服務意識、管理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組員們善于合作,積極努力,有責任有擔當,小組的完善讓學生真正實現了自主的管理。
Guskey通過長期的調查研究指出,把適當的合作學習模式與傳統的教師控制學習模式兩者相結合,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更有效的得到提升。此外,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時假如能給學生具體的指明合作的內容和任務目標的話,學生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就會更高,合作學習的產出效果就會更好。 Jill Had fi eld (1992)也指出:成功的課堂小組活動是教學中一個重要環節,小組活動不但能讓教師和學生感到課堂充實,精神愉悅,而且高效共贏的小組活動更能讓小組成員對知識的探求更有積極性,更投入,也更自信。
在當下新的教育理念層出不窮的今天,我們不是要一味的創新,我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好傳統、好方法、好經驗應該被我們所珍惜與利用,只是在這之中,需要我們更用心更深入的的思考、發現問題,不斷探究,鉆研更適合學生發展的新策略,鑄就學生精彩的人生!